極限運動,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解釋:
泛指各種危險性較高、技巧與體能需求較高的運動項目。
2015年上映的《極盜者》,將現在主流的極限運動給觀眾展現了一番。
這些畫面光看到就讓人腿軟。
玩極限運動的人到底是想死還是想活?
也許你可以從今天要說的這部紀錄片里找到答案——
《徒手攀岩》
Free Solo
本片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在內的多個國際最佳紀錄片獎項。
極限運動有很多,而徒手攀岩的難度則排在了第一位,不藉助任何輔助工具進行攀登,全程不能容許有一次失誤。
因為失誤等於死亡。
從徒手攀岩的英文名「free solo」可以看出,這是屬於一個人的挑戰。
成功了沒人替你歡呼,失敗了死神會替你收屍。
只有百分之一的攀岩愛好者嘗試過徒手攀岩。
成功過的是少數,一直成功的寥寥無幾。
本片的主人公就是,每天網上有都有人關心他死了沒有的亞歷克斯·霍諾德。
01
9年前,一部《孤身絕壁》,讓大家見識到了徒手攀岩,也記住了他的名字——亞歷克斯·霍諾德。
他是攀岩界真正的明星,也是攀岩界真正走進大眾視野的開拓者。
他僅憑一袋鎂粉,登上了600米高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半穹頂。
這是第一次有人徒手無保護攀登成功。
精通攀岩的都是大師,而能夠做到徒手攀岩的亞歷克斯無疑是大師中的大師。
但即便你是大師,你面對死亡的機率依然是50%。
很多人說,徒手攀岩的終點就是死亡。
在亞歷克斯之前,很多徒手攀岩的前輩因為失誤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這一切都不足以讓亞歷克斯停下挑戰的腳步。
因為他早已定下了下一個要挑戰的目標。
02
那個地方就是被稱為「攀岩宇宙中心」的伊爾酋長岩,從來沒有人徒手攀登成功過。
這裡是所有攀岩愛好者心中的白月光。
亞歷克斯對它心心念念了很多年。
每次站在遠處看著它,心裡都想下一次我就要來征服它。
但每一次都會「打臉」,用他的話來講「讓哪個不想活的人來吧」。
連他都認為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可想而知伊爾酋長岩的恐怖難度。
如果你認為徒手攀岩的人都是瘋子,那麼你可能錯了。
亞歷克斯不是一個盲目自信的人,相反他會百分之二百地小心謹慎。
畢竟他的目的不是送死,而是要挑戰成功。
所以他每一次徒手攀岩之前都必須經過反覆測試,記錄分析,從而找到一條最佳路線。
攀登伊爾酋長岩,他最終確定要用到路線被稱為「搭便車之路」。
然後在這條路線的基礎上再細分成多個路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難點。
每一次的試攀岩前都會做很多很多筆記。
整個路線必須瞭然於胸,具體精確到手腳協調方面。
手應該扶住哪一個凹點,腳應該踩在那一個凸面里;每一次出手,每一次落腳都要求精準無誤。
最後還要將整個過程在腦海里重複演練很多遍。
形成肌肉記憶。
這就好比一個不能存檔的遊戲,一旦失敗不能讀檔重來,只有game over。
那麼,明明知道有生命危險,為什麼還要去做?
03
亞歷克斯說:
每個人都會在某一天死去,徒手攀岩,只不過是讓那一天來得更快一點而已。
很多人認為他就是尋找刺激,他的前女友認為他有人格障礙。
通過核磁共振,我們看到亞歷克斯的大腦杏仁核異於常人,同樣的刺激,換作平常人早就嚇哭了,而他卻認為還好。
徒手攀岩最難的地方不在於技術,而是在於如何控制好心理情緒。
因為你不是在控制恐懼,而是在擺脫恐懼。
亞歷克斯想通過反覆練習,擴展自己的舒適區,盡力消除恐懼,直到完全感受不到恐懼。
他也怕死,但比起死,他獲得的更多是一種滿足感。這不僅僅是因為你的腎上腺素刺激你讓你頭腦一熱。
而是在在面對隨時死亡的情況下,你全神貫注,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別的事情都拋諸腦後,直到後來因為你擁有的技能或你所做的辛勤努力,導致最後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實現了,這種成就感讓人無法放棄。
這種感覺會讓人迷戀,讓人上癮。
為什麼會走上攀岩的道路,這一切的源自於他的父親,是他父親帶領他走進攀岩的世界。
亞歷克斯從小就是一個孤僻、沉默的人。
一開始選擇無保護攀岩,其實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找人做搭檔。
造成他這種性格根本原因在於他從父母身上感受不到愛。
他的父親有點自閉,一心沉迷於旅遊,在家的時間少之又少。而母親又總是追求完美,無論亞歷克斯做什麼都認為不夠好。
而他所能擁有的,只有攀岩,通過攀岩,他能感受得很多,感觸到很多,攀岩是他的生活。
不讓他攀岩就是要奪走的他的一切。
原生家庭的問題導致亞歷克斯的性格有很大的缺陷。
但這樣充滿缺陷的他,反而可以一心一意地去做成一件又一件偉大且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
你看,人生還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
04
這部紀錄片前80分鐘都是在講亞歷克斯如何準備這一次的徒手攀岩,真正高潮部分就在最後的20分鐘攀登過程。
雖然你已經知道了結局,但看的過程中仍然會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不敢呼吸。
作為攝製團隊,導演和攝影師和亞歷克斯都是多年的好朋友。
對於這一次的拍攝,他們的心情也是很矛盾的。
作為工作,他們要詳細記錄亞歷克斯攀登的一切,但作為朋友,並不想看見他發生意外。
他們很怕拍攝那一天就是亞歷克斯的最後一天。
因為如果真的遭遇不測,你除了看著他摔下去,其他什麼都做不了。
為了不干擾他攀登,攝影組選擇超長鏡頭拍攝 。
越到後期,連攝影師都不敢看鏡頭裡的畫面。
看之前我也不太理解亞歷克斯那份偏執。
但當他站在山頂,大自然那份壯美盡收眼底時,那一刻我才明白對他來說,這才是他活著的意義。
即使與死神相伴,眼中仍然只有星空。
生命的意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喜歡平淡是福,有人喜歡轟烈才能做世界之最。
他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就在那裡。
很喜歡紀錄片里的一句話,作為結尾非常合適:
我們都會逝去,在世之時盡力綻放,離世之際無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