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不是一首精彩華麗的《成都》
但歌聲里的希望和感動
是逆行到無聲戰場上的他們
用生命和汗水書寫的動人故事
重要的是!
他們還都唱得這麼動聽
即使面對災難,也抵擋不住成都人的樂觀
張冀偉,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首批四川省援鄂醫療隊隊員。照片中,「全副武裝」的他
從1月25日出發去武漢到3月21日回到成都,他整整戰鬥了58天。
是的,災難面前,樂觀就是一劑良藥,它能化解傷痛,振作人心。
疫情不走,我不走!
「川妹子」逆行千里,力挺武漢
武漢一線醫護人員吃泡麵乾糧的新聞深深地觸動了年僅24歲的川妹子劉仙,2月3日,她驅車逆行1400多公里,率10名公司廚師連夜抵達武漢,免費為醫護人員提供保障性用餐。一個多月以來,累計送出近2萬份盒飯,募集5噸酒精,5750件防護服,以及上萬個口罩給醫護人員,自己沒有留下一件防護服,每次都是套著雨衣去送飯,因此,被醫護人員們稱為「雨衣妹妹」。
是的,這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這就是守護的意義
因為一段和新生女兒隔空相見的視頻,雙流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輔警張林的故事在網上傳開了。當攝製組找到他時,他依然忙碌在抗疫一線,對於我們的採訪請求,他非常靦腆:「其實我不算啥子,我們這裡還有在哺乳期就已經在前線的媽媽,還有兩口子一個警察、一個醫生,都在一線,沒辦法照顧兒子的,他們都是我的榜樣」。
說到自己剛剛出生的女兒,張林的眼中溢滿幸福:「她出生那天,我回去的時候,母女倆都睡著了,我就悄悄在旁邊守著她倆。看著女兒可愛的臉蛋,我更加明白了守護的意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彩虹集團從大年初二開始,就在加班加點生產民用口罩。但是原料緊缺,接到命令的經營部助理陳剛立刻出發前往廣東,駐守在幾個原材料工廠邊,吃住和工人們在一起,沒人幫忙就自己到倉庫揀貨,一個工廠一個工廠地跑下來,7天帶回8萬餘只口罩的原材料。「當時沒覺得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工廠被惡犬追咬,回來才打的預防針」。不久之後,彩虹集團更是「跨界合作」,生產出了首批成都造醫用N95口罩,實現本地生產能力零突破。
成都 我愛你!
成都中海社區 千名業主大合唱
早在2月初,成都中海社區的居民們自發組織在陽台大合唱為武漢加油的視頻就刷屏網絡。而當春暖花開,當無數隻螢光棒再次在家家戶戶窗口閃亮,當居民們的歌聲再次響起,當一句句」成都我愛你「此起彼伏,那一刻,我們切實感受到大家對成都這座城市的認同和熱愛。
在長達一個月的拍攝過程中
我們還記錄下了很多值得記住的身影……
「獨腳醫生」陳永根:40年行醫的他,拄著拐杖走家入戶,竭力打通農村防疫「最後一公里」。
社區網格員王有蓉:日行兩萬步,日均登門排查近百戶,被稱為「黌門街王媽媽」。
紅旗連鎖西河配送中心生鮮配送員李瀚喜:為保供連續在崗50天,團隊日均配送生鮮180噸。
社區青年志願者王豐羽:90後退伍軍人,主動報名參加社區防疫工作,走家入戶上門排查。
社區青年志願者郝婷(王豐羽表妹):應屆大學生,響應號召成為黨員志願者,和表哥一起,投身抗疫工作一個月。
來源:成都發布、CDTV3就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