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於班級工作的展開
學生的父母來自各行各業,班級開展一些活動,需要家長出面幫忙的時候,如果家長方面,因為職業的關係有一定的資源的話,某項活動開展起來就變得輕鬆自如了。
比如我家孩子在每年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經常有家長提供吃的用的,以及各種活動方案活動場所等等。這樣不光省錢,而且省心省力,學生、老師和家長們都很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有利於協調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係
幾十個學生在一起朝夕相處,而且都是尚未成年的,人他們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摩擦矛盾和衝突。而孩子因為年紀小,自身缺乏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一些事件,通常都會波及到各自的父母。
如果老師班主任在平時學習生活中能夠及時了解孩子的父母的職業等情況,對協調家長關係起到有益幫助作用。
不要歪曲了老師的意思
這是出於對學生的一種關心,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負責任,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別有用心的老師,唯利是圖。可是絕大多數老師肯定不是這個意思。
對於學生多了解一點,也是便於學生的教育和安全考慮,能做到及時溝通,避免孩子有什麼問題。老師多對學生的生活、家庭有所了解,便於學生的良好教育,這並不是大家想的說老師這是騙孩子,抱著某些目的去打聽孩子父母的工作,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希望大家不要把老師想的那麼壞,他們並不是帶著某種目的去打聽。
小編總結
如果班主任連這個學生的家長背景都懶得了解,那這個班主任和學生都涼涼了。我以前在農村讀小學初中,各村各寨分散得很,但學校堅持每學期都組織教師集體行動,一條村一條村上門家訪,非常盡責,家長非常滿意。我現在家在廣州,小孩上幼兒園時,班裡三位老師也集體上門家訪。可惜小學中學都沒有老師家訪,好在小孩發展挺好。
最後
大學生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留學生的社群(英語角)練口語,搜索公眾號「豎起耳朵聽」即可加入,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Hahg28BMH2_cNUgOO_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