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信」不可怕,盲目自信才是最危險的

2019-10-09     青年文摘

作者:[日]中村恆子

來源:《人間值得》

圖片來源:Unsplash

最近總聽到有人抱怨「自己沒自信」。

也許是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大家都覺得自信很重要,但是果真如此嗎?

所謂自信,是原本做不好的事一點點取得進步。比如,考試順利、工作出色等,這些都是在日積月累中一點點逐漸獲得的。

也就是說,自信不是稍微「改變一下思維方式」就能獲得的東西。

因此,如果想盲目建立自信,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相反,如果你試圖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你可能會覺得「為什麼我這麼沒自信」,結果費盡心思,只能徒勞無功。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在我看來,「擁有自信,就能沒有煩惱」並不符合邏輯。

人的一生都處在變化之中。一段時間內可能順風順水自信滿滿,但幾年後也許會遭遇一些困難,讓你覺得「為什麼這麼不順利」。人生就是這樣。

自信絕非一成不變的,我們只能在某一段時間或某一領域經歷它。

比如說運動員,他在接受採訪時會自信地說出很多話,這種情況往往是他「為了展示他是一名出色的選手」。至於他是否真的有自信,我們不得而知。

相反,「把壓力作為負擔的人」如果模仿他的做法,可能效果並不好。要知道,人各有所長,這點需要我們牢記,你一定有自己的發光點。

順便提一句,要問我有沒有自信,我只能回答「不太清楚呢」。因為有些事我能做好,而有些事壓根兒做不了。

即便這樣,今後我也不會試圖改變自己,因為我認為沒有絕對的好或壞。

因此,重要的是好好把握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建立自信。

比如,在很多方面都小心謹慎的人可能不擅長表現,但卻會贏在細節方面。反之,大大咧咧的人可能不拘泥於細節,但可以開朗地談論很多歡樂的話題。

如果你也按照這樣的想法審視自己,你就會客觀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對於擅長的事情努力去做,對於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也不要勉強。

對於一些必須要做的事情,你也許不擅長,掌握到最低程度就可以。

大概在 10 年前,我面臨著從手寫病歷轉變為填寫電子病歷的困難。說實話,當時我快 80 歲了,連電腦都沒碰過。

我覺得「遇到大麻煩了」,經常往返電腦室,讓身邊的護士教我如何操作。就這樣,我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

時至今日,如果遇到類似問題,我也會大喊一聲「我不懂,請來幫幫我」,這時候護士就會過來幫忙。

類似這樣,世界處於不斷變化中,能做的事不必說,不能做的事隨時都有可能產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世間並不存在絕對的自信,所以從一開始就要思考應對新浪潮的方法。

遇到不懂的事,就說「我不懂,麻煩你了,請教教我」。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說「我不明白,請你告訴我,我會學習」。

遇到做不了的事情,就說「我做不了,請告訴我如何做」。

這種坦率的做法,才能使生活簡單化。因此,沒有必要過於自卑。「這件事我做不了,請你幫幫我」,或者「我不太會做,你能不能幫我一下」,人類社會的基礎就是互相扶持。

面對沒有自信的事情,一定要真誠坦率。這對於獲得平靜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事情。

摘自《人間值得》,[日]中村恆子/著,北京日報出版社,北京紫圖圖書有限公司授權。

人如何度過一生,才不會辜負生命?面對人生的終極問題,當了70年心理醫生的作者中村恆子,將其90年的人生智慧,凝縮為關於工作、愛、人際關係、幸福、死亡等課題的誠摯箴言。作者娓娓道來的講述,總有一句令你豁然開朗,消解心頭煩憂,感受生命的力量,讓你意識到「這是你自己的人生」,只要活出自己,就會發現「人間值得」。

#互動#

你是個有自信的人嗎?說說你對自信的看法,小編會挑選5則走心留言,送出由北京紫圖圖書有限公司提供的《人間值得》一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FYAr20BMH2_cNUgaa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