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6月15日訊 據新華社報道,來自呂梁山區貧困家庭的山西代縣第五中學足球隊隊長白鑫軻表示,足球改變了自己,自己的夢想是有朝一日成為職業球員,入選國家隊。
山西代縣第五中學足球隊隊長白鑫軻說:「我的夢想是有朝一日成為職業球員,入選國家隊。」
白鑫軻來自呂梁山區一個貧困家庭,15歲的他接觸足球僅有兩三年時間,卻進步飛快,率領校隊接連贏得了忻州市校園足球聯賽男子組冠軍、忻州市校園足球聯賽男子組賽區第二等好成績。談及足球,白鑫軻總有說不完的話:「在球場上奔跑的感覺很爽,過去我最喜歡進球的感覺,但現在更喜歡大家一起贏球的感覺。」
隨著球技的增長,白鑫軻逐漸成長為隊長,同時也變得越來越自信、有擔當。每每球隊落後時,喊出第一聲「加油」的總是他,隊里有人受傷,他也總是第一時間趕到。
球場外,白鑫軻也在不斷努力進步,他的學習成績從入學時的年級倒數幾名提升到了現在的班級前三十名。他把這一切都歸功於足球,「足球改變了我,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說。
如今,白鑫軻和幾名隊友一起,被忻州市足球重點學校忻州四中預錄取,這意味著他不僅能在高中階段延續足球夢,而且還實實在在地改變了命運。
白鑫軻的故事並非個例。代縣五中體育教師賈宏文告訴記者,學校從2015年開始系統開展足球項目,現在每個班級每周至少有一節足球課,校隊則會利用課餘時間訓練,經常參加縣裡、市裡的比賽。
賈宏文說:「學校1300多名學生,500多人是貧困生。這些孩子之前基本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體育教育,身體素質比較一般,踢球之後,孩子們的身體好了,潛移默化中,大家的團隊意識、拼搏意識也有所增長,這些都是難以通過書本學習獲得的。」
代縣五中過去只有一片瀝青材質的運動場,並不適合足球項目。在學校踢球時,白鑫軻常常不捨得穿軟釘鞋,害怕球鞋很快被磨平。最近,國家體育總局駐山西定點扶貧組向國家體育總局申請了60萬元資金,用於在代縣五中興建七人制人工草皮足球場,目前已經得到批覆。白鑫軻很高興,用不了多久,他和隊友們就可以在全新的場地穿釘鞋訓練了。
與此同時,國家體育總局駐山西定點扶貧組還和山西金控集團達成初步協議,雙方共同發起設立「代縣校園足球發展公益基金」項目,雙方各自出資,在代縣五中建立公益基金,每年從基金理財收益中進行收益全額提取,用於學校足球隊訓練、比賽以及貧困生資助。
「白鑫軻們」的追夢之路,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有盼頭。
(編輯:姚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92kuXIBfGB4SiUwCl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