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自行車引發的思考:中國老師讓學生掏錢買,美國老師卻這樣做

2019-09-16     玩科學

一個中國小孩想要一輛自行車,老師會怎麼說?老師會說:「回家讓爸媽給你買一輛吧!」

那如果一個美國小孩想要一輛自行車,老師會怎麼說呢?老師會說:「那我們來一起動手,自己設計一輛吧!」

來吧,自己動手搞一輛自行車

於是,美國小朋友們有了一個叫做「Bike Project」的課程。Bike Project就是自行車項目,很簡單很直白,孩子們需要在老師的領導下,自行完成一輛自行車的設計。

課程分為動手體驗、創意設計、社會觀察、物理知識四個環節,環環相扣,循序漸進。

首先是動手環節,孩子們要通過對不同的自行車進行拆卸,去切身了解和認識自行車的零件及整體構成。整個過程中,老師只提供一些指導幫助,過程都是由孩子自行完成。

然後是創意設計環節,在孩子們對自行車的零件、構造有了一定了解之後,老師便會鼓勵孩子們發揮想像,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自行車造型,這將充分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及創造能力;在進行造型設計之後。

再次是社會觀察環節。這一環節中,老師會帶著孩子們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城市各個道路上,觀察交通情況,然後分組進行討論,商討並製作改進街道設計的藍圖。

最後,是物理知識環節。在這一環節中,老師會就自行車的這一學習主題,引出有關齒輪的物理知識,讓孩子們對齒輪之間的運動模式進一步了解。最後,孩子們將展示自己的設計成果,並講述其原理及設計理念。

整個Bike Project課程下來,孩子們學到了科學、物理、藝術等課程的知識,並且整個過程都是有趣且自主的,孩子們的接受度十分高。

這就是STEAM教育。

STEAM是一種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理念,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全新教育方式。STEAM是五個單詞的縮寫:Science(科學), Technology(技術), Engineering(工程), Arts(藝術), Maths(數學),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在國外,很早就開始流行STEAM教育,且效果顯著。

國外STEAM教育案例

史密森尼學會

史密森尼學會共包括19座博物館、9座研究中心、美術館和國家動物園以及1.365億件藝術品和標本,是美國一系列博物館和研究機構的精華綜合體組織,也是美國唯一一所由美國政府資助、半官方性質的第三部門博物館機構,擁有世界最大的博物館系統和研究聯合體。

教育工作是史密森尼學會的工作重點之一。其依託自身優勢,在教育活動方面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和成功案例。

史密森尼學會的博物館教育活動對教育形式創新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且具有以下鮮明特點:

1、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2、完善的教育設施設備

3、館校合作深入且學習項目優先

4、多元化的教師職業發展項目

眺望遠方與光陰的故事

美國弗羅里達州的一所小學,不同年級的孩子需要進行不同級別的STEAM課程。六年級學生湯姆最喜歡的是眺望遠方和光陰的故事兩個項目。

眺望遠方是讓學生先通過圖片對不同的塔進行了解,並在觀察的同時思考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高的塔。然後讓孩子在瞭望塔的搭建過程中,了解塔的結構和材料組合的穩定性,通過項目的推進,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及協作能力,同時也讓孩子在過程中感受與探尋建築的魅力。

光陰的故事是讓孩子通過操作低壓電路,在實驗的過程中去了解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原件,理解電路形成的條件;同時去理解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的知識點,並學習光在進行中被阻擋時形成阻擋物陰影的原理。

湯姆認為這兩個兩個項目,一個以「高塔」為基點,結合科學技術、美術、物理、材料學、建築學等學科知識,讓他能以生動的方式去理解並記憶知識點,並在過程中讓他自行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一個以「電路」為出發點,結合物理、光學等各方面的知識,能夠讓他在一個項目中學到多個方面的知識點,同時激發他的想像力,讓他非常興奮。

「這樣的方式比老師單純講課要學得多,他的動手能力和想像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湯姆的母親也認為STEAM的教育方式十分適合孩子。

國內STEAM教育案例

「問題」兒童的華麗變身

一年之前,張靜對於孩子的教育感到十分頭痛,因為它兒子小磊是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兒童。小磊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好奇和拆東西上。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一不留神,小磊不是把風扇拆了,就是把同學的玩具弄壞了……小磊的好奇心十分強烈,像是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無法回答小磊「月亮為什麼是圓的」,幼兒園老師也無法回答他「太陽落山為什麼沒有砸死人」。

問問題還好,拆東西真的就很麻煩了。張靜打也打過,罰也罰過,絲毫沒有減少兒子對「拆」的樂趣。為此,小磊不僅成為了小區的「知名問題兒童」,還被幼兒園「退貨」過好幾次。

後來,張靜一咬牙將兒子送到了某培訓機構,進行STEAM教育方式的嘗試。

不試不知道,這一試,張靜就喜上眉梢。STEAM教育結合各個學科的知識,通過開放式的項目,授予孩子們思考的方式,讓孩子透過想像,自己動手去尋找答案。這樣就滿足了小磊的好奇心和動手「拆」的問題,且孩子在學習方面進步十分的大,學到了許多常規幼兒園根本不會接觸到的知識。進行STEAM教育三個月,小磊已經從知名問題兒童成功變身為知名小博士。

STEAM教育的核心

通過案例,我們不難發現「思考」「動手」「科學」「綜合」等關鍵詞頻繁出現,而這些也正是STEAM教育的核心點:STEAM教育更注重交給孩子們「思考的方法」,而不是直接進行知識點的灌輸;STEAM教育更注重的「整體」,而不是「單項」,重視全面的發展。

很多人認為STEAM教育高昂的學費將自己的孩子「拒之門外」,但其實,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對孩子進行STEAM教育式的引導。如孩子需要一隻沙包,那我們就可以通過引導孩子沙包用來幹什麼的,一個合格的沙包擁有哪些特性等方面的思考,逐漸引起孩子的動手興趣,讓他在實踐中學會關於「沙包」的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uiRVG0BJleJMoPM4l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