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園】細節不夠水貼來湊,發白和曲面貼水貼是怎麼回事?

2020-07-17     高達

原標題:【學園】細節不夠水貼來湊,發白和曲面貼水貼是怎麼回事?

在做模型的時候往往會經歷貼水貼的過程,俗話說「細節不夠水貼來湊」。

水貼也就成了提高模型完成度的一個有效工具,但今天咱們得提出似乎是反方向的說法了,在做工並不夠細緻的模型上貼水貼會有效的增加細節嗎?當細節足夠多,做工合格的情況下貼水貼的確是可以增加作品的完成度的,例如上面《電擊 志》上的這個模型水貼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模型的細節。將模型上的一些標記和說明展示出來。

但很多模型未必能夠具備 電擊 志》的高手所製作出來的細節效果,同時也很難達到貼水貼的做工要求。

這時候所謂的水(膠)貼增加細節也就真的成了一個純「忽悠」。各種貼水 (膠貼不正確的方式也就完全達不到「湊」出細節的目的了。

例如大家常說的水貼郡士藍蓋和郡士的綠蓋,它們都是在貼水貼的時候需要用到的助劑,但實際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萌新們來講「蓋」也就成了特別不負責任的說法。

仔細去看瓶子上的英文:

藍色瓶子上寫的是「Mr.MARK SETTER」

綠色瓶子上寫的是「Mr.MARK SOFTER」

藍色的SETTER如果直譯過來叫做「放置劑」或者「設置劑」,而綠色的SOFTER直接翻譯過來叫做「軟化劑」。這兩種東西看似用途相似但是是完全不同的液體。

首先說說「放置劑」,也就是藍色蓋子的這種。 放置劑內含有膠質,主要的作用是在光滑的表面上粘接水貼紙。如果你在一個不光滑的表面例如噴過消光或者亞光漆的表面上使用藍色蓋子 放置劑的時候,最後結合成膠層的膠質會對水貼的透光性造成影響。

畫了一個圖例:

我們看到的模型表面如果從微觀的來看是不平的。這一點在消光和啞光表面最為突出,同時,如果表面沒有做好處理的素組模型也是如此。

當模型的表面上塗上了帶有膠質的放置劑後放置劑量中的膠質乾了後就可以形成膠質層(灰色部分),當光線從貼紙(紅色層)上射入的時候,在模型表面會形成漫反射。這時我們從宏觀上看,模型的水貼就發白了。

不僅僅藍蓋的膠層會形成這種現象,同時由於水貼上水太多、貼水貼的時候帶有氣泡等等的操作只要水貼沒有真正的服貼於模型的表面,就會造成發白的現象。

克服這種水貼發白的問題,如果沒有專業設備的話,最好的方式依舊是用棉簽壓實。同時避免在非光滑的表面使用藍蓋貼水貼。

對於「綠蓋」,也就是咱們說的「軟化劑」,這個東西的適應性比較強,但也並不是萬能的。軟化劑主要的特性是內部含有胺類和苯乙烯類的溶劑,這種溶劑可以和水貼的基材進行反應,在短時間內提高水貼基材的韌性和柔軟度,可以讓水貼能夠儘量的彎曲貼合模型的曲面。

對於彎曲的模型平面的適應效果是最好的。當然了,不知道是啥緣故,郡士自己官方的例子裡面放置劑和軟化劑的使用方式都用了這一個五角星的貼合方式作為例子。iN其實覺得是並不合適的。

同時還有一點說明,對於貼紙助劑別太迷信網上的教程,通常的藍蓋綠蓋也只是其中的選擇之一,如果有興趣貼好貼紙的話,可以試試這兩款助劑。

這算是田宮出的為數不多的被iN所推崇的東西,有興趣的話一試便知,這裡就不帶貨了,反正公眾號這邊又沒收田宮的錢,嘿嘿。

不過還是一個基本原則,別太聽很多的所謂「蓋」的說法,稍微麻煩一點點,查一查瓶子的標籤上到底寫的是什麼,也就能基本上心知肚明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nSXW3MBd4Bm1__YUptz.html


【佳作】FREEDOM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