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女士在這個月在朋友的建議下,換了一種沒有用過的護膚品,想看看效果如何,卻不想因此遭了罪。在第一次使用後,身上出現了紅斑、小疹子,嚇得趕緊前往醫院檢查,竟然是化妝品不合格,導致了這次的罪過。經過打聽,得知化妝品公司會按銷量給她一定的回扣,一氣之下肖女士和朋友鬧翻了,雖然事後找護膚品公司索賠,但肖女士還是氣不過。肖女士的情況是,因使用了不合格化妝品導致皮膚過敏,這是典型的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黏膜單次或多次接觸外源性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發生的炎症性反應。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大皰。
1、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接觸物本身具有強烈刺激性(如接觸強酸、強鹼等化學物質)或毒性,任何人接觸該物質均可發病。某些物質刺激性較小,但一定濃度下接觸一定時間也可致病。
這類接觸性皮炎的共同特點是:
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病;
無潛伏期;
皮損多限於直接接觸部位,邊界清楚;
停止接觸後皮損可消退。
2、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為典型的Ⅳ型超敏反應。接觸物為致敏因子,本身並無刺激性或毒性,多數人接觸後不發病,僅有少數人接觸後經過一定時間的潛伏期,在接觸部位的皮膚黏膜發生超敏反應性炎症。
當致敏後的個體再次接觸致敏因子,即進入二次反應階段(激發期)。此時致敏因子仍需先形成完全抗原,再與已經特異致敏的T淋巴細胞作用,一般在一至兩天內會產生明顯的炎症反應。
本類接觸性皮炎的共同特點是:
有一定潛伏期,首次接觸後不發生反應,經過1~2周後如再次接觸同樣致敏物才發病;
皮損往往呈廣泛性、對稱性分布;
易反覆發作;
皮膚斑貼試驗陽性。
1、急性接觸性皮炎
起病較急。皮損多局限於接觸部位,少數可蔓延或累及周邊部位。典型皮損為邊界清楚的紅斑,皮損形態與接觸物有關(如內褲染料過敏者皮損可呈褲形分布,接觸物為氣體、粉塵則皮損瀰漫性分布於身體暴露部位),其上有丘疹和丘皰疹,嚴重時紅腫明顯並出現水皰和大皰,後者皰壁緊張、內容清亮,破潰後呈糜爛面,偶可發生組織壞死。
常自覺瘙癢或灼痛,搔抓經積極處理,一般1~2周內可痊癒,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交叉過敏、多價過敏及治療不當易導致反後可將致病物質帶到遠隔部位並產生類似皮損。少數病情嚴重的患者可有全身症狀。去除接觸物後復發作、遷延不愈或轉化為亞急性和慢性皮炎。
2、 亞急性和慢性接觸性皮炎
如接觸物的刺激性較弱或濃度較低,皮損開始可呈亞急性,表現為輕度紅斑、丘疹,境界不清楚。長期反覆接觸可導致局部皮損慢性化,表現為皮損輕度增生及苔蘚樣變。
3、特殊類型接觸性皮炎
(1)化妝品皮炎:系由接觸化妝品或染髮劑後所致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皮炎。病情輕重程度不等,輕者為接觸部位出現紅腫、丘疹、丘皰疹,重者可在紅斑基礎上出現水皰,甚至泛發全身。
(2)尿布皮炎:尿布更換不勤,產氨細菌分解尿液後產生氨刺激皮膚導致,部分和尿布材質有關。多累及嬰兒的會陰部,可蔓延至腹股溝及下腹部。皮損呈大片潮紅,亦可發生斑丘疹和丘疹,邊緣清楚,皮損形態與尿布包紮範圍一致。
(3)漆性皮炎:油漆或其揮發性氣體引起的皮膚致敏,多累及暴露部位。表現為潮紅、水腫、丘疹、丘皰疹、水皰,重者可融合成大皰。自覺瘙癢或灼熱。
(4) 空氣源性接觸性皮炎:空氣中的化學懸浮物可能導致暴露部位,特別是上眼瞼、面部的急性和慢性皮炎。噴霧劑、香水、化學粉塵、植物花粉(如豚草)為可能來源,空氣源性致敏物產生的炎症範圍更廣。
接觸性皮炎的治療原則是尋找病因、迅速脫離接觸物並積極對症處理。超敏反應性接觸性皮炎治癒應儘量避免再次接觸致敏原,以免復發。
1、系統藥物治療
視病情輕重可內服抗組胺藥或糖皮質激素。
2、外用藥物治療
可按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療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