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形勢逐漸穩定好轉的情況下,為給廣大市民和來煙探親訪友的遊客創造一個舒適、整潔的節日環境,煙台市區兩級4000餘名環衛幹部職工節日期間堅守工作崗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勞動最光榮」!5月5日,記者從煙台市城管局環衛中心獲悉,市區環衛部門提前部署,科學分配保潔力量,紮實做好節日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加大道路沖洗力度,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做好公廁保潔和開放服務。節日期間,市區共累計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12648噸。
提前部署,做好節前環境衛生整治提升工作
節前,市區環衛部門提前部署,迅速行動,結合創城工作,提高標準,細化深化工作措施,環境衛生巡檢人員加大徒步檢查力度,切實打造乾淨整潔的衛生環境。
牟平區環境衛生工程有限公司業務科科長賀耀告訴記者,節前,公司組織人員、車輛設備對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周邊等進行了全覆蓋、拉網式的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對芙蓉河、三八河、小張河等河道垃圾進行了集中撿拾,共清理野廣告800餘處、各類垃圾1000餘噸。節日期間,合理抽調外圍保潔人員加大對市場、站點、旅遊景點等人員密集區域的保潔力度,實行不間斷清掃保潔,確保瞬間垃圾隨有隨清,城區乾淨、整潔。
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開發區垃圾上門收運試點已先行
節日期間,環衛部門通過垃圾收運及時,增加清運頻次,擦洗、刷新垃圾收集設施等方式,確保生活垃圾無積壓、無異味。對旅遊景點、公交站點等人流量大的區域,增加果皮箱清掏頻次,對規模較大的居民小區、商貿餐飲服務集中路段等重要區域,增加垃圾清運次數,調配專車積極應對突發事件,保證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開發區市政養護與環衛管理中心副主任曲莉向記者介紹,為解決垃圾收運傳統模式存在的二次污染問題,自5月1日開始,開發區環衛部門對泰山路、黃山路等臨街垃圾箱進行了撤銷,臨街商戶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將由環衛部門上門收運,泰山路以西、嘉陵江路以北、嵩山路以東、海防林以南區域範圍作為首批試點。試點區域採取每日2-3次上門收運,收運時間在9時至16時。生活垃圾上門收運,也是生活垃圾收運方式改革的一種舉措,通過試點逐步實現大區域、大範圍生活垃圾不落地收運,最大限度降低垃圾對城市環境的污染。
做好公廁服務,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為給市民打造一個舒心如廁環境,節前,環衛部門組織保潔員對公廁內外進行了全面清潔,對損壞的公廁設施及時更換維修,安裝了公廁紗窗、門帘,有的公廁還種上了綠植,定時噴洒清香劑,保證了公廁使用正常,無蠅蟲、無異味。節日期間,環衛管理的204座公廁全部開放,重點區域根據廣大市民需求,適當延長公廁開放時間。
在做好公廁保潔的同時,對廁外護欄、門把手、水龍頭等人體密切接觸部位及時進行擦拭和消毒,當如廁市民、遊客增加,出現排隊現象時,保潔員主動當起了義務提醒員,做好疏導,確保如廁排隊時保持一米以上間隔。
市城管局環衛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工作雖已穩定,但環衛各項消毒防控工作仍不容絲毫懈怠,尤其是節日期間,「保潔+消毒」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是很大。在市區所有環衛人的努力下,節日期間,市區道路保潔效果整體良好,部分城市道路達到了「深度保潔示範路」的標準,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日處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環衛部門將不斷鞏固環境衛生整治月行動成果,結合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市容環境提升工作要求,通過掃、洗、沖、擦、清等專業性操作,在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上做到重要節點不留盲點,重點區域不留空白,關注細節不留死角,對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排查出來的問題迅速整改到位,確保環衛管理工作在創建工作中不出問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張菁通訊員李尚鈞徐偉鵬王冰如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dlv5HEBnkjnB-0z_u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