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育兒——「防病」和「助長」

2020-02-25     國醫在線


春天到了,氣溫回暖,但乍暖還寒,也是各種病毒細菌滋生的時期,幼兒疾病多發,如感冒、咳嗽、新冠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春暖花開,花粉、粉塵、柳絮等容易發生過敏性疾病。同時,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對兒童來說也是生長增速的關鍵時期。

春天到了,我們需要做好兩件事:防病+助長!


01

春季防病,避邪扶正

1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避邪氣」: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遠離傳染源等。


2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內經》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防病有招


1、居家自處,避免感染(新冠肺炎)

2、佩戴香囊,(藿香,蒼朮,白芷,草果,艾葉,菖蒲各10g,冰片5g)

3、艾灸:艾灸神闕、關元、氣海、足三里等;

4、推拿:捏脊、摩腹、揉板門、推脾經等;

5、形體鍛鍊: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慢跑等運動(可在雲南中醫微信收看學習雲南中醫藥大學抗疫保健功法視頻)


防病保健:注意監測健康狀態,觀察精神狀況、飲食、舌苔、大便、有無腹痛腹脹等。在潛病期(輕感冒),多飲水,食清淡,洗熱水澡,保證睡眠充足,讓機體主動抗邪,增強驅邪能力。在脾胃疾病(積食)初期,應限制飲食,多運動,口服些保濟丸、王氏保赤丸、香砂平胃顆粒,以緩解病症,逐步調理恢復至健康。春季易過敏, 過敏非小事,重在預防重在平時。避免接觸花粉、塵蟎,留心過敏源,遠離過敏源,穿棉質的衣服,過敏初期,口服銀翹解毒片。若您有輕微不適,可根據下面辨證使用中成藥: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更清晰)


面對新冠肺炎,要做好以下五點:



02

春季助長,吃好睡好玩好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1.吃好


防止4個不當:


質量不當,過細或過好。小兒脾胃發育未完善,脾胃需要適當鍛鍊。大於6個月的孩子,應按時添加輔食,適當吃一些粗糧,幫助脾胃發育。若吃的過好(牛奶,蛋,肉類等),過細(細糧,果汁等),則不利於小兒脾胃功能完善。


數量不當,過多或過少。小兒不知饑飽,吃多吃少都不好。


均衡不當,單一或過雜。小兒偏食,偏食、挑食,進食單一,營養不均衡,容易生病。張景岳·《景岳全書·小兒則》:「小兒飲食有任意偏好者,無不致病。」飲食過雜,脾胃不能消化,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等。


安全不當,清潔衛生。飲食不衛生易受各種病菌真菌病毒影響,小兒食物不要過夜或者暴露在空氣中。


2.睡好: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孩子生長的季節,保證充足的睡眠對孩子生長發育有利。


3.玩好:增加以體能釋放為主的戶外運動,舒展筋骨、暢通氣血,有利於孩子身高增長。經常見見陽光,經歷經歷風雨,多跑跑多跳跳,身體得到充分的運動鍛鍊,助於發育成長。


4. 適時調理:避免濫用藥物,若孩子平素容易生病,脾胃功能差,可以通過中醫調理,為孩子生長發育準備良好的「土壤」。


總之,吃好+睡好+玩好+不生病=長得好


03

育兒保健小妙招




熊磊大夫春季寄語

一年之計在於春,防病助長健兒身;

慎避風邪禦寒氣,增減衣物莫忘記;

早臥早起勤鍛鍊,萬物升發宜助長;

未病先防要謹記,調理脾胃正當時;

吃熱吃軟吃少好,吃冷吃硬吃多忌;

合理搭配不偏食,增甘減酸少病擾。


最後,溫馨提醒:「二四八月亂穿衣,孩子到底如何穿」


「春捂」要適度,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則,衣被適中,以肚暖、足暖,後背不出汗為宜,以免感受風寒。室溫冷暖適度,根據氣溫、氣候變化增減。


作者簡介


熊磊

簡介:醫學碩士,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雲南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岐黃中醫傳承人、全國第六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兒科學」重點學科學術和學科帶頭人、雲南省中醫藥領軍人才、雲南省名中醫;雲南省中醫治未病理論應用研究創新團隊帶頭人。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兒科分會副會長;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等。

擅長診治:丘疹性蕁麻疹、小兒濕疹、抽動症、紫癜、性早熟、發熱、咳喘、腹瀉、厭食、遺尿等兒科常見疾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_CteXABgx9BqZZI4c3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