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養胃也分人?

2020-05-04     國醫在線

在一般人看來,又軟又爛的粥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養胃食物,很多胃痛、胃酸的胃病急性期患者喝下白粥後,胃暖暖的,很舒服。但事實上,喝粥養胃要分人,並不是絕對的,如果不加以區分,喝粥非但不能養胃,反而會傷害到胃。

如何區分情況喝粥?

消化不良的人適合喝粥


  對於消化功能不太好的人來說,是不能過多的食用對腸胃有高要求的食物的,這個時候粥就成了一種可以養胃的佳品。因為喝粥的時候胃基本不需要再對其進行研磨,而且還可以促進胃酸的分泌,提高腸胃消化能力。

身體虛弱、無力咀嚼的人適合喝粥

  粥通常已經煮得稀爛,與被胃消化後的食糜是差不多的性狀,可以直接送入小腸進行吸收。因此適合老年人、口腔或面頰部手術患者、胃腸道疾病患者食用。

消化性潰瘍患者要少喝粥

  這類人群胃酸分泌過多,應適當減少喝粥的頻率,以免刺激胃酸過多分泌,加重病情。

胃酸過多的人不適合喝粥

  粥很容易消化,對於胃酸過多所引起的胃病患者來說,喝粥只會刺激身體分泌出更多的胃酸,就很容易造成反流,連同胃酸一起反的話,就有一種泛酸的感覺。所以這類人群是不宜喝粥的。

健康人想通過喝粥養胃可能適得其反

  流食未經咀嚼就吞咽攝入,沒有與唾液充分攪拌,唾液中的澱粉酶無法發揮初步消化的作用,直接進入胃裡會增加胃負擔;流食水分較多,進入胃以後會稀釋胃液,這也不利於食物的消化;長期吃流食胃功能會減退,再吃其他食物特別是硬食、纖維類食物等會加重胃的負擔,長期喝粥還容易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養胃,5種食物不能過分迷信


湯泡飯



  湯泡飯的原理和粥基本一致。稀飯未經咀嚼就吞下,沒有被唾液中的唾液澱粉酶進行初步消化,過多的水分攝入還使得胃容量增大,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負擔


素食



  很多人覺得肉類不好消化,而蔬菜等素食更好消化,因此胃不好的人只能吃素。然而,肉類中含有多種植物性食物不具備的營養素,比如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鐵、鋅以及某些b族維生素。胃黏膜修復和更新都需要足夠的優質蛋白,而長期吃素容易導致營養失衡。


牛奶


 傳統觀念認為,牛奶可以稀釋胃酸,在胃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讓胃病患者感到舒適。生活中,出現胃部酸脹不適等症狀時,喝杯熱牛奶的確可以緩解症狀,但牛奶可以治療胃病就言過其實了。研究表明,牛奶促進胃酸的作用,比其中和胃酸的效果更強;進行抗酸治療的胃潰瘍等疾病患者不適宜長期喝牛奶,否則會影響療效。胃病急性期的患者也不建議喝牛奶,以免造成胃脹等不適。


蘇打餅乾



  很多胃不好的人經常用蘇打餅乾充飢,澱粉烤制後形成的糊化層可以中和胃酸,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蘇打餅乾、烤饅頭片等是胃病患者比較適宜的食物,但蘇打餅乾不能過量攝入市面上有一些蘇打餅乾中的脂肪含量和鈉含量很高,過多攝入不僅會增加胃的負擔,還會導致熱量超標,可升高血壓,加重水腫,購買時要看清食品成分表。


大蒜、大蔥



  研究表明,稍微吃點這種辛辣的食物,可以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對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大蒜里的大蒜素還能殺滅幽門螺桿菌,避免胃部的慢性炎症;姜可以暖胃,胃部不適時喝碗薑末水可以緩解症狀。不過,胃病患者最好不要吃生的蔥姜蒜。

這些食物有助於養胃


菠菜



  菠菜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秘。《食療本草》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


捲心菜



  捲心菜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症。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大便溏泄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桂圓



  「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


蘋果



  蘋果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不僅能健脾益胃,還能生津潤燥。特別是適合那些陰虛胃痛或是脾虛胃疼者。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翃笙

⊙運營編號:YNZY000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zdy6HEBiuFnsJQV2o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