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級前,有必要上幼小銜接班嗎?送給糾結的父母

2020-06-14     育兒趣學園

原標題:孩子上一年級前,有必要上幼小銜接班嗎?送給糾結的父母

貓爸女兒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幼兒園中班一共有7個班,等到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大班只有三個班了,那麼孩子都去哪裡了呢?

答案是都上幼小銜接班了。當時幼小銜接班是這樣宣傳的「幼兒園什麼都不敢教」、「現在孩子都上幼小銜接班,小學老師上課進度快,孩子跟不上」、「很多小學要求上學前孩子就會100以內加減法,要會認1000個漢字」等等。

貓爸相信很多父母聽了這些話都會心慌慌,特別是看著很多孩子都去上幼小銜接班的時候,那個脆弱的心理防線更是不堪一擊了。

貓爸就是這種家長,當然我還好一點,只讓女兒上了半年。現在女兒1年級快畢業了,我發現我真的是選擇錯了。

女兒上學前班這半年,幾乎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全部學完了,課程強度甚至遠超小學一年級,結果等我女兒上了一年級後,由於所有知識都會,所以上課根本不認真聽講,導致每次測驗都因為上課沒認真聽課而做錯題。

據一位資深小學老師講,那些提前學習一年級知識的孩子,雖然一年級的時候成績看起來不錯,但其實這些孩子是在吃老本兒,等到三年級後,他們的成績就慢慢走下坡路了,因為這時候孩子很多學習習慣已經養成了,老師和父母都很難幫他糾正了。

所以對於馬上要上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學習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習習慣。那麼哪些習慣需要父母們重點培養呢?

1、 學會整理

孩子上一年級後,有很多課本、作業本、輔導書,一般剛入學的孩子,都不太會整理書包,導致經常找不到自己的課本,其實這是非常影響學習效率的。所以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收撿和整理的習慣。

一般可以從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衣櫃、玩具開始,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分門別類,其實這也是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好機會,因為一個邏輯思維能力差的人,是很難把東西分門別類整理好的。

2、 學會傾聽

我們都知道小學上課的時候,老師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傳授知識的任務,因此,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這裡父母要了解兩層意思,第一層就是學習興趣,如果老師上課的內容孩子都知道,他是不會認真聽課的,所以父母一定一定不要把一年級的知識提前教給孩子,因為一旦孩子養成了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習慣,後面會越來越難改!

第二層就是孩子的專注力,這個涉及到的知識就多了,需要父母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有意識地培養,有興趣的父母可以在網上自行查找這方面的知識。

3、 儘早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語文最主要的環節就是閱讀,而閱讀主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因為一旦孩子到了三年級還不能夠自主看書、不愛看書的話,孩子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就很難形成了。

特別是小學的課業還不是特別的繁重,如果不利用這個時間閱讀沉澱,提升文學素養,等到中考和高考的時候再臨時學,肯定是來不及的。

說到閱讀,這裡就涉及到孩子要不要提前識字的問題,其實識不識字的孩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差距還是有的,比如識字的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自己看題目,當然這種差距也不是那麼大,一般到三年級就沒了。

所以字是可以提前認得,但前提是要遵循孩子的意願。一般來說4-5歲的孩子就開始對漢字有興趣了,比如讓爸爸媽媽告訴他這個字是什麼,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適當的認識一些漢字,讀一些簡單的繪本,這也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認字不要填鴨,還是建議給孩子留一些新鮮感,這樣才會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4、 學會報告

孩子上小學前,一定要學會什麼情況下要舉手報告。因為上幼兒園時的環境比較寬鬆,上課時間也短,老師也比小學老師親切可愛,可是小學就不一樣了,孩子心裡會有點犯怵,有些事情就不好意思說了,比如上廁所,很多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經常會尿褲子,就是因為這一點。所以父母要提前告訴孩子,遇到事情不要怕,要大膽地舉手告訴老師。

5、 提前去要上的小學走一走

進入小學,意味著孩子身份巨大的轉變,如何激發孩子上學的願望呢?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帶孩子去學校周邊參觀一下,讓孩子看看教室是什麼樣的,父母也可以順便跟孩子聊聊小學的生活,幫孩子提前感知,這樣孩子會更好地適應小學的生活。

最後,貓爸還是希望父母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其實進入小學也是孩子一個正常的成長過程,父母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焦慮過多的地帶給孩子,我相信孩子也一定不會讓父母們失望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_2HsnIBnkjnB-0zoF9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