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高考改革後的選科,以前只要二選一就行了,現在變成了「自助餐」,讓很多同學犯了選擇困難症。怎麼組合考試科目,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優勢,考上一個好大學?感興趣的和好得分的,該如何抉擇?
至於輔導書使用統一給回復,《瘋狂600》(福建師範大學發貨)就可以,裡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快速提分必備。希望這些能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學習。
01興趣很重要
喜歡這門科目,才有學下去的動力
改革之初,大多數同學聽說高考科目可以自由組合了,第一反應都很開心:終於可以不受文理科限制,選自己最喜歡的那一門了!
「最重要的當然是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動力學下去!」一個大學在校女同學現身說法。另一位女同學對此表示贊同,她認為學感興趣的科目,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性循環,更好地促使他進步:「人喜歡什麼,什麼東西就會學得越好;學得越好,就越喜歡!
02實用性得考慮
高中學的東西,很多生活中都能用到
還有同學認為,我們高中學習的東西,組成了這一生中生活常識的基礎,高中生應該選擇有用的科目。
「旅遊常用到地理知識,這些知識分析天氣都會有用。」一位小姐姐補充道。除此之外,同學們都贊同,歷史、政治學得好,至少可以增加聊天的談資;而理科學得好,顯得一個人非常聰明。
03分數是重中之重
我們的目標是考個好大學
各位同學的設想如此天馬行空,最終的抉擇還是敗給了現實。原來,大家都以考上大學為最終目標,當個人興趣、科目實用性與分數衝突時,他們會在猶豫之後拋棄前兩者。
有同學剛開始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比較注重興趣,但要真的面對選科,又覺得應該慎重考慮,先想清楚自己以後想要學什麼方面的東西,結合大學、專業的要求再做決定。
一個女同學坦言,雖然自己對理科三門不感興趣,學起來也非常吃力,但如果特別想學的專業要求學物理,她會去努力嘗試。
新高考自由選科,本來是要幫助學生依據自身興趣特長和學科特點,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但事實上,高考生在做選擇時還需考慮分數、大學、專業這些因素,做出一個折中的決定。
高中三年規劃啟示
01.對高一年級的啟示
考慮自身成績是第一位的。這決定了後續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是最基準的原則!最好文理兼備,不建議全文或全理,如果實在不喜歡物化,至少選一門生物。數據證明,全文理的選擇人數也不是最多的。物理科目報考範圍廣,但不建議單純出於「報考範圍廣」的目的選擇物理。畢竟即使不選物理,也有足夠的可選範圍。如果想考頂尖名校,最好還是選個物理吧。政史地在報考範圍上沒太大區別,選一到二門自己喜歡的,之前上海的數據顯示,政治是選擇人數最少的。
對高一階段的學生來說,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
高一階段在家長多多關注選科的信息時,同學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認真學習好每一科的必修內容,以確保之後順利通過合格性考試,並通過學習感受各科在高中的學習特點,各科的壓力情況,通過排名進行綜合比較,從而找到自己的優勢學科。這對後續的選科也是很重要的!
02、對高二年級的啟示
對高二的學生來說,選科確定之後,高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搞定合格性考試、全力以赴準備等級考了!
根據重慶市已發布的政策來看,高一下學期開始,每學期都會舉行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等級性考試則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之後!
所以,如果能在高一、高二儘早多考掉幾門合格性考試,那就能為高考預留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衝刺複習,備戰高考!
03、對高三年級的啟示
對高三的同學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級考+高考!當前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根據自己的選考科目選擇大學專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PIKA3QBd8y1i3sJfLx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