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伊姐(周桂伊)葉子姚
前幾天,第39屆金像獎獲獎名單出爐。
《少年的你》,拿下八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易烊千璽不負眾望,拿到最佳新人演員。
周冬雨,也並不意外地,拿下金像獎影后。
之前我們寫過易烊千璽,這個娛樂圈特別的少年。為什麼易烊千璽前途無量?
後台一直有人說,伊姐,寫寫周冬雨吧。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演藝圈,特立獨行的少女。
四年前,因《七月與安生》,她和馬思純一起站上金馬獎台,被封后的她,笑得像個小孩。
四年後 ,因《少年的你》又成為金像影后。
28歲,手捧雙料影后的加持,她已經是當之無愧的90後一姐了。
她有觀眾緣,票房號召力。
她與金城武主演的電影《喜歡你》收穫2.1億票房,與張一山主演的電視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實時播放量突破58億。
她有資源,被品牌青睞。
她代言Burberry、Nike、Lancôme和新秀麗,她在「2017中國最具商業價值明星榜」中排名第五。
最近成為維秘亞太區最新代言,幫維密打出衝擊亞洲女性新觀念的第一波先行SLOGAN「重新定義性感」,引發熱議。
如今兩項大獎在手,章子怡發來賀電,網友熱議「她是下一個周迅嗎? 」
但說實話,周冬雨成為90後一姐,根本不是憑演技。
當年17歲的周冬雨,正準備參加藝考,碰上《山楂樹之戀》選角,她被副導演選中,拍了一段視頻。
後來回憶這件事,她認為「也許遇到了騙子」,但就是那份不諳世事的笨拙和膽怯,也成全了她的處女作。
處女作某個意義都是自我人格一次濃縮體現,與角色貼合度最高,《山楂樹之戀》後,周冬雨的演技就開始遭遇質疑。
《宮鎖沉香》里的沉香;
《同桌的你》里的周小梔;
《傾城之淚》中的骨癌少女;
甚至和另一位謀女郎倪妮,一起拍了《奇門遁甲》。
以上角色都是常規化角色,是類型化角色,有成熟的表演技巧就可以支撐的角色,但周冬雨失敗了——
機械化地記台詞、走位、一秒哭出來又收聲這種技巧式的「演技 」,完全不適合她。
周冬雨的逆襲,是2014年遇到寧浩導演的《心花路放》,演一個殺馬特造型的「不良少女」。
她痞賴地吐瓜子皮,塗著蒼蠅腿睫毛膏,在逼仄不堪的宿舍企里圖對黃渤霸王硬上弓——戲份很少,但大家的反應是「天啊,這是周冬雨?」
2016年,曾國祥導演的《七月與安生》,讓周冬雨找到了她的著力點。她抽煙、喝酒、打架、漂泊……她用肆意掩蓋了脆弱,她走在世俗意義的三好女生對立面。
記得印象深刻的兩場戲,一個是和馬思純在閨蜜男友家的浴室里「對峙」。她剛開始也氣勢洶洶,但她最早敗下陣來。
她的眼神里與其說有失望,不如說是空洞——「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史航高度讚揚這個表演——「她的那種脆弱,像小狗似的一點點在討好。她對自己的美麗不自知,但是對人間的冷暖早早地知道了。 」
另一個是安生在醫院得知七月的死訊,被要求家屬簽字——她含著淚冷笑,拒絕相信,努力穩定自己,大概是凍住了一秒,然後情緒開始洶湧地奔來。
她的偶像郝蕾為她發微博說:這個小姑娘,已經完全知道表演是怎麼回事兒了。
(前幾天接受採訪,記者說「新生代的演員裡面周冬雨應該算是不錯的」。郝蕾補充說,「是最好的」。)
《七月與安生》打開了周冬雨的任督二脈,之後,商業電影《喜歡你》備受好評。
但很少人知道,原本的顧勝男(女主在劇中名字)是長腿大胸人設,周冬雨作為女主進組,劇本已經沒有調整時間,周冬雨邊演邊改,幾乎是按照直覺,憑空創造,一個人的即興表演SOLO秀。
當瘦小平胸的廚子,近乎威脅地問金城武「你說,我性不性感?!」
這幾乎是周冬雨角色本我和表演合一的時刻。
陳可辛向《人物》雜誌坦承過,周冬雨的這種隨意發揮是 「危險 」的:一方面,導演很容易被演員的表演帶跑;另一方面,如果對手接不住,那麼局面也會很難看。
事實上,讓周冬雨拿下香港金像獎影后的《少年的你》,演完了,周冬雨一直還在某種困惑中。
在走出這個角色近一年之後直言相告:」這個角色到現在都像謎一樣在我心裡存在著。我到現在都不太懂她。」而開拍前兩個月,許月珍聽到最多的就是周冬雨茫然自問「我該怎麼演?」
恰恰是這種懵懂和茫然成全了這個人物,周冬雨閱讀空氣和表達氛圍的能力,讓這角色的膽怯不自信,都成立了。
周冬雨說,特別害怕看到分析自己演得有層次、細膩的文章,「這會讓我害怕,其實我就是按照導演要求的去完成,別給我立豐碑,我特別害怕豐碑。」
周冬雨成為90後一姐,如果不是全憑著驚人演技,那憑什麼?
第一,憑她身上的勵志感。
周冬雨出道開始,其實是槽點滿滿。
被吐槽學渣,高考英文才考26分,但現在她接受採訪時,可以全程自信地英文對話。
她出道後最被詬病的點就是土氣,穿衣老氣。
她開始慢慢調整體態,加強衣品,慢慢地穿出自己的一種風格。
10年前的周冬雨,被問到,你紅了,火了,要有準備一個人獨撐大局了。
彼時她緊張羞澀,甚至有點凝重地回應:我要慢慢適應,學會自立和承擔。
10年過去,現在的周冬雨,已經可以獨撐大局了,她可以鬆弛地應對任何一種場合。
她實力詮釋了,一個普通出身的女孩,傳統意義上容貌和身材也比較普通的女孩,如何靠努力走到今天。
第二點,她是真的有一種鬼畜風日常,自帶抖音效果。這個氣質一般明星模仿不來。
拿金像獎後,她最火的一條視頻是,跟大家一起跳廣場舞。
出門不僅素顏,還愛穿睡衣。
除了工作照,微博照從來沒有美顏濾鏡。
日常自嘲,自黑。
動輒直接躺地下。
她太接地氣了。
- 在橫店拍戲時,她天天吃同一家四川火鍋店;
- 去海拉爾,她隨身帶上了網上購置的一口大鍋,就著當地的牛羊肉涮了個痛快,第二天就拉了肚子。
- 海帶、木耳、腌牛肉、毛肚,都是她的愛……總之不是什麼特別健康或者ins風格的食品。
身邊的人喜歡用「好玩」來形容她,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更幽默。
她和團隊的口頭禪是「自由自在de」。
「這件事你應該怎麼做?」
「自由自在地。」
第三點,她跳脫了傳統意義對於「年輕女明星 」的宿命想像——年輕女明星常規表現是什麼?跟富二代約會,展現性魅力,進入同性嫉妒或者爭番的修羅戰場。
她都沒有。
在她身上,看不到「我要火」的野心和勝負欲。
在演員們努力找劇本的時候,她疫情期間的生活是,跑到 內蒙古的一個湖邊神遊。
周冬雨跟看湖人搭訕,得知他的生活就是景點關門他下班,她問 :「你天天這樣有意思嗎? 」對方回答:「沒有意思。 」
周冬雨居然有一點啟示——「 我會覺得挺貼近生活的,這種感覺是我表演的時候完成不了的,當時就有一點點感動。 」
即便算得上成功的年輕女演員,周冬雨身上,完全沒有流露出要嫁豪門的半點慾望,甚至感覺「結婚 」這個詞目前跟她都是絕緣體。
周冬雨身上,是看不到對男性社會的取悅的。
比如,談起平胸又怎樣,她說上山下海不累贅。
她討厭穿高跟鞋,被記者拍到,都是穿著板鞋,確認腳不會被拍到時,就一直踏著拖鞋。
她沒有「要認真對待愛」的那種世俗枷鎖感。
被拍到,就大方承認戀情,並稱會記得拉窗簾。
分手了,依然可以回到跟同學一起相處的狀態,一幫人去迪士尼玩。
但真的就是同學們玩兒,她特意告訴卓偉,沒復合。
周冬雨是怎麼成為90後一姐的?
在90後越來越佛,覺得改變世界太難,又不捨得改變自己的今天,她太真實了,清爽地活著,沒有目標,沒有規則,最小程度被成人世界的潛規則綁架。
她看起來像還沒發育好的大齡兒童,在她28歲的年齡里,你不會想問她「你想要什麼樣的男友」 「如果事業感情有衝突你會怎麼選 」這樣特別壓迫感的問題,大家都希望看到她晃著,再晃久一點——
大家縱容般喜歡著周冬雨,就像縱容了自己潛意識裡一個不想長大的夢。
她也代表了一種狀態,那種沒有那麼多慾望,沒有那麼多企圖心(包括對愛情的企圖心,對婚姻,對生育的企圖心)的自我安頓。
據我觀察,「後浪」們其實特別不成功學。
在自己不被理解甚至不被關注的世界,不取悅任何人,攢著一堆王炸實力,只為了安靜如雞地活著,可能是很大一部分「後浪」的終極人生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