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shi
文|今夜情感
人生最好的歸宿,是在人群開出花。
人與人的交往,是靈魂的碰撞,在人群中開出花,是人生最好的歸宿,這也是靈魂找到契合的狀態。
在生命中,有一些人是過客,有一些人也會伴隨自己一生,在形形色色的交往中,他們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意義,讓我們感知到了什麼是人生。
很多人總感覺現在的人太過於現實,所以懼怕了交往,總喜歡孤獨。
孤獨給我們帶來的是清醒,因為當一個人清靜下來的時候,才有時間去思考人生,才有資格去審視自我。但是孤獨只能占據人生的某一個階段,在大多數時候我們終歸要走向人群之中。
孤獨,只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這個時代,把「孤獨」捧在了太高的位置,我們固然需要孤獨,但是孤獨只是在人生的特定時刻綻放精彩。
從長久而言,一個人永遠不能離開群體,不能離開陽光,必須要與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拿心融合,這個時候才能感知人生的意義。
有人美其名曰的認為「一個人孤獨的世界很精彩,可以很輕鬆和瀟洒」。但是這只是掩蓋表面的虛偽而已,用一種虛偽的笑容,來掩蓋自己內心的孤獨。
從本質上來看,每一個孤獨的人其實都期盼著友情和陽光,更期盼著人群。
太過於孤獨的人,即便有著短暫的快樂,但是終究抵不過身處人群中的那一刻精彩與存在感。
獨來獨往可以孤芳自賞,走入人群,才可以找到真正的靈魂。
因為生活的意義,就是在於與人的交往中,靈魂才得到了生長與升華。
有一個哲學家叫薩特,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他人即地獄。
因為人生的大多數痛苦,總是因為和別人的人際關係而出現的,如果沒有他人,那麼這一些痛苦和問題就不存在。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說,人際關係也是給我們帶來問題的根源。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沒有了這些人際關係,難道不是比地獄還恐怖嗎?
《魯濱遜漂流記》是非常出名的一部著作,魯濱孫漂流在荒島上的時光,那是一種可怕的歲月。
對於一個生活在正常狀態下的人來說,失去了與人的交流,語言也失去了意義,悲苦與喜樂沒有人分享,自己的咆哮大海都無法感受。
你是否活著沒有人關心,你是否存在對於這個天地而言沒有任何影響。這種沒有任何存在感的崩潰,足以將一個人徹底壓垮。那一刻,內心的孤獨足以讓一個人一生都無法釋懷。而魯濱遜則是以實幹家的精明和開拓者的勇氣,讓自己存活下來。
在荒島上,你不知道自己的餘生有沒有離開這座島的機會,你也不知道,你的人生面臨的是什麼?是怪獸還是孤獨?那麼你還有活下去的勇氣嗎?
所以反觀自己,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我們身在人群之中,有關心我們的人,我們有與別人交流的資格與權利,儘管有些人沒有那麼可愛,或許還會讓自己生氣,但是至少,他們提供了讓自己生存和發揮價值和意義的機會。
相比之下,他們比海水和木頭更有趣,這就是人群給我們帶來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就是在於在人群之中感受人生。
即便有吵鬧,即便有一些不愉快,但是你能和他們交流,你能走進生活,與每一個人發生或多或少的關係,除了那一些不愉快之外。
在生活中,一些幸運的人也會收穫更多的感動,在和別人的對話中,你與這個世界時時刻刻的在互動著,是這個世界,給予了你生命最好的意義與多彩。
所以學會樂觀的去接受這個世界,用心的去感受與別人交往的機會,當你換一種生活和姿態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真正熱愛這個生活,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的越來越舒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MV7JW8BMH2_cNUg2P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