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嘔血進醫院,這習慣很多家庭都有……

2019-11-11     花生寶貝

小孩不愛正餐

拿各種零食當飯吃

這是很危險的

小孩亂吃零食的危害有很多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容易肥胖

造成孩子身體的營養不良

嚴重的

還會出現胃腸道疾病

這不

中山有位4歲寶寶

就因為嘔血住進小兒監護室

零食當飯吃,4歲寶寶嘔血進醫院

易寶寶(化名)今年才4歲,就已經第一次搭過120急救車:近日上午,他腹痛伴嘔吐咖啡色物,下午在鎮區就診時加重,變嘔吐紅色血樣物(嘔血)!

父母很著急,於是打120齣車轉到中山市博愛醫院,醫生通過小兒胃鏡一查,驚掉了眼鏡!這麼小的年齡,胃部環境之差是之前很少見的。

他的胃底胃竇幽門黏膜充血水腫、胃體多發糜爛,潰瘍灶見於胃體、胃角和胃竇,還覆蓋了白苔,最後診斷多發性胃潰瘍和十二指腸炎!

為何4歲的孩子會把好端端一個胃吃成這樣?經過和寶寶母親的詳細談心,易寶寶的患病原因逐漸浮出水面。

原來,易寶寶的父母年齡都比較大,可以算得上「老來得子」(易爸爸如今已40歲有餘),因此對小兒子特別寵溺。

雖然易寶寶4歲了,可是比起同齡小朋友來實屬瘦小,做胃鏡的醫生第一眼還以為這是2歲大的孩子,營養情況可見一斑。

4歲的孩子吃飯本來就調皮,在父母的嬌慣下,平時也是愛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正在長身體的孩子,生理上是需要能量的,那麼沒怎麼吃飯的易寶寶平時吃了啥?是零食......

據媽媽回憶,這一兩年以來,易寶寶從來不分正餐與否,想吃零食了就吃,想喝果汁了就喝,平時也沒有肚子痛,沒想到一發作就直接來了PICU(小兒重症監護室)。看到了孩子的胃鏡情況,她悔不當初。

小知識

孩童的鹽酸和各種酶的分泌均較成人為少,且酶活性低下,消化功能差,但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所以如果吃東西不恰當,容易在胃部充滿食物後發生幽門痙攣而出現嘔吐。

因此,兒童特別是幼兒的膳食,餐次安排需合理。需要注意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進食技能的培養,每餐進食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從喂食、容許抓食,逐步過渡到自己獨立進食,不容許邊吃邊玩。

如何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

吃零食的壞處這麼多,那面對偏愛零食的孩子,做父母的,又該怎麼辦呢?

家長首先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

家長要儘量少購買零食,不能在家裡放成堆的零食。吃太多的零食,自然就不喜歡吃飯了。就算孩子有時候鬧脾氣不吃飯,也別老用零食來給他填肚子。

父母在選購零食時,要考慮到衛生和營養,選擇有營養,易吸收的小點心,不買煎炸麻辣一類的垃圾食品。

家長飯前要把零食收藏起,避免讓孩子接觸到。

吃飯要有規律,要按時開飯。不可以早一餐, 晚一餐的。最好固定開飯時間,別讓孩子自己一個時間吃,全家一起吃飯才更有氛圍,孩子才能吃得更香更快更好。

可以幫孩子選擇可愛的餐具,儘量把飯菜做得色香味倶全,引起孩子的興趣,勾起孩子的食慾。

多帶孩子遊戲,或參加戶外活動,促進新陳代謝,加快消化吸收,為下一餐做好鋪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JJuYG4BMH2_cNUgsW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