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采桃花送妻子:什麼才是婚姻最好的保鮮劑?

2020-04-13   我是喵姬


幸福從來都是用心經營出來的。

文 | 安娜貝蘇

1.

近日,刷到一則暖心的微博。

春日的農家小院,丈夫載著一車柴火歸來,手捧桃花向妻子下跪送花,不小心被老人和孩子看到。

男人羞澀的擺手,眾人哈哈大笑,孩子更是樂得將嘴裡的水都噴了出來。

這一幕看得許多網友心生羨慕:這樣的生活太有愛了。

也有人調侃:有柴火有鮮花,麵包和愛情都有了。

誠然,幸福的婚姻,不在乎貧富,也無關地位,令人羨慕的愛情,往往是雙方都把彼此放在心上,願意為對方付出時間製造驚喜。

平常人生中,恰到好處儀式感,為枯燥的生活平添了一抹亮色。

它是一種愛的傳達,也是一份被珍視的幸福。

好的婚姻,都要有儀式感。

2.

去年,被稱為娛樂圈「撒狗糧專業戶」的戚薇和李承鉉又上了熱搜。

在《慢游全世界》這個節目中,這對結婚已經五年的夫妻依然恩愛如初,他們一起蹦極、跳傘,一起吃燭光晚餐,為對方製作充滿愛意的照片牆。

整個節目下來,充斥著各種驚喜和浪漫。

李承鉉帶著蒙著眼睛的戚薇來到酒店,拿出一早悄悄為她準備的皇冠戒指;

吃飯的時候,專程走出餐廳打電話給戚薇隔空示愛:「我想和你重新談一次戀愛,你願意做我的女朋友嗎?」

在奧克蘭街頭,他拿過賣藝人手裡的吉他,當場為戚薇唱起了當年對她求婚時的那首歌……

一向以直爽形象示人的戚薇嘴上說「你也太能作了吧」,眉眼間卻寫滿了被疼愛的幸福。

有人說,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那些幸福的婚姻,都善於製造儀式感,我愛你,就是願意為你花很多的心思,陪你度過漫長的時光。

黃磊在《奇葩說》一季節目中說過:

「我經常幻想我女兒結婚的畫面,但如果有一天,那個男的跟我女兒說,沒有婚禮。我就會跟我女兒說,不要嫁給他,我覺得這樣是不對的。」

而他自己和孫莉的婚姻,也一直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

結婚多年,十足默契,恩愛如初。2015年,為了紀念相識20周年,兩人還特意補辦了婚禮,讓兩個女兒見證了父母的甜蜜愛情。

20多年,一路風雨,他們的愛情依然如春日薔薇,開得明艷絢爛。

很多人會疑問,那些攜手走過多年風雨,那些一不小心就白了頭的夫妻,難道在一地雞毛的生活,從來沒有過怨懟和爭吵嗎?

其實不是的。

是生活中的各種小確幸,化解了漫長婚姻里的無聊與瑣碎,是生活中那些莊重的儀式感,讓他們時刻保留著對婚姻的珍惜和敬畏。

生活需要儀式感,婚姻更是。

幸福的婚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雙方都把婚姻當做戀愛在經營,在生活中源源不斷地製造儀式感。

儀式感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了婚姻的真實狀態,有多少婚姻贏在了有儀式感,就有多少婚姻,輸在了沒有儀式感上。

3.

朋友小艾最近離婚了。

新婚不到一年,一場婚姻倉促收場。

她苦笑著對我說:「早知道老羅婚後會變臉,我寧可當初沒有和他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

他們也是有過很多甜蜜的日子的。

談戀愛那會,老羅費盡心機地討她歡心;

她想吃什麼,即使是深夜,老羅也會立馬開車去買;

在家裡她只要負責吃飯就行了,老羅會前前後後弄得乾淨利索……

老羅的誠意打動了小艾,她很慶幸找到這樣貼心老實的男人。

老羅家境不算太好,結婚的時候,小艾也沒勉強他拿彩禮,甚至連婚禮也沒辦。

那時小艾想,我要的是眼前這個人,不在乎外在的那些形式。

可是婚後,她很快就發現老羅像變了一個人。

從前她睡懶覺,老羅覺得她可愛,現在卻埋怨她太懶了;

小艾不喜歡做飯,老羅就乾脆在單位吃完飯再回來;

每逢過節小艾提出想慶祝一下,都被老羅不耐煩的拒絕。

有一次她過生日,老羅在應酬,她便自己下廚做了滿滿一桌子菜,打了很多個電話,直到飯菜都涼透了,老羅才醉醺醺的回來,並且進房倒頭就睡。

一腔熱情,付與空氣,一桌飯菜,只剩她一個人品嘗寂寥。

小艾一時間就明白了:伴隨著儀式感一起消失的,還有丈夫對她的關心和在乎。

美劇《絕望主婦》里有一句台詞:

無論身心多麼疲憊,我們都必須保持浪漫的感覺。形式主義再怎麼不好,都比懶得走過場要好很多。

深以為然。

很多人覺得,儀式感是很虛的,不過是另一種「作」,但其實不是的。

儀式感的背後,是對婚姻的敬畏和珍惜,是對愛人的真心和看重。

愛你的人,會為你花心思,會耐心滿足你的需求,會在特別的日子裡為你準備驚喜,在他心裡,你比一切都來得重要。

若沒有了那份珍視,沒有了用心製造的驚喜,同路的兩個人,也只能漸行漸遠,最終成為陌路。

4.

韓國曾有一個刷屏朋友圈的視頻。

丈夫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了,提出了離婚。

妻子也沒做挽留,只提出再給她30天的時間,做一個告別儀式。

但妻子有一個要求:

在這30天裡,丈夫出門上班前,他們必須要擁抱,一起去買菜的時候,他一定要牽著她的手,臨睡前要親吻她,並且每天對她說我愛你。

一開始,丈夫有些無措和不耐煩,例行公事般地敷衍一切。

十天過去了,丈夫的心理漸漸起了變化,再過了二十多天,丈夫僵硬的表情漸漸變成了春風化雨的柔情。

執子之手的溫暖,耳鬢廝磨的溫柔,讓他們的關係漸漸破冰。

直到第三十天,他們該去離婚了,丈夫回想起他們從相識、相戀再到結婚的的過程,想起那些甜蜜的時光,忽然間紅了眼眶。

原來,我們不是不愛了,只是在平淡瑣碎的生活中逐漸丟掉了初心。

婚姻其實是很難的,它是一時的風花雪月,也是一世的柴米油鹽。

而在無盡的瑣碎中,用心的儀式感,才是庸常生活里的光亮。

幸福從來都是用心經營出來的。

有段話說得好:

「當生命走到最後,你會發現能回想起來的不是一日三餐的瑣碎,而是某一天他手捧鮮花突然出現的情景,是親吻、擁抱、驚喜、有趣的旅行……

是那些與眾不同的日子。」

誠然,婚姻中的每一份儀式感,都是每一個發光的瞬間,那些歡笑的片段,幸福的瞬間,才讓婚姻有了溫度,讓彼此更能珍惜這份感情。

5.

村上春樹說:

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喝牛奶時,你特意替我擦掉嘴邊的白泡沫,是儀式;

出門時,你特意把我的領帶給調整好,是儀式;

走路時,你特意蹲下來幫我系好鞋帶,是儀式;

逛街時,你特意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我,是儀式;

其實儀式就是把本來單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儀式是讓我們對所在意的事情,懷有敬畏心理。

那些經住了生活考驗和歲月磨難的婚姻,大多是贏在了儀式感。

它是婚姻的保鮮劑,更是一份惺惺相惜的珍視和在意。

也許是用心帶回家的鮮花,落在額頭的一個吻;

也許是一個小眼神,一個會心的笑容;

這些細緻微末的細節,無一不在告訴你:我愛你。

願我們都有一個充滿儀式感的幸福婚姻。

作者簡介:喵姬,寫作里最會唱歌的,唱歌里最會寫作的,致力於內在和外表瘋狂的購物達人,個人微信xiaoruimiao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