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貌去征服,用智慧橫行霸道
我是喵姬
文/利多卡因
向佐和郭碧婷這對情侶從一開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一個是香港大佬的兒子,一個是美麗動人的女演員。
二人從錄製《最美的時光》相識結緣,到《我家小兩口》里戀愛求婚,再到《女兒們的戀愛》里試婚生活,直到微博傳出婚訊,所有人見證了他們一路走來的各種細節。
在他們甜蜜的愛情轟炸下,我也看到了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隱患。比如,生孩子這件事。
真人秀節目裡,周圍的人用各種明示或者暗示的話語在催著郭碧婷「生孩子」:
向太老早就公開喊話想抱孫子;
郭爸爸說結婚就是為了傳遞下一代;
向佐更不必說,多次坦言自己非常喜歡小孩子,想要鼠寶寶;
最後張智霖袁詠儀夫婦一起和郭碧婷吃個便飯,也各種說生孩子的好;就連去做婚檢,醫生都說她已經35歲了,錯過最佳生育年齡。
觀眾們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她的壓力真的非常大。
不得不說,這種被所有人公開催生,哪個女人受得了?
後來,郭碧婷對著好友說出過自己的想法,明確表示:「並不希望我只是一個生孩子的女人」,否則,「這感情可以不用走下去」。
近日,她出席活動再次接受採訪,又被媒體追問什麼時候準備生寶寶,生幾個?
她回答:我覺得三個不錯,三個就挺好。
從一路被催生到現在直言自己想生,我不知道這是豪門媳婦在周圍催生壓力下的妥協,還是她深思熟慮的個人選擇。
我想告訴所有女生的是:30歲前是最佳生育年齡,但並非必須生育年齡。
生育自由,是每個女人的權利。
1.催生,實在是一件很沒有禮貌的事
勸女性生孩子,其實算是一種性騷擾。
日劇《總覺得鄰家很幸福》中,男主夫婦去男主媽媽店裡吃飯,男主媽媽對兒媳婦說,你們倆什麼時候要孩子呀,我等著抱孫子呢!
男主的妹妹會立刻制止媽媽,說這樣直接問女性「結婚了嗎?」「生孩子了嗎?」是一種性騷擾,這已經成為社會問題了,大家都認為這樣的行為不夠禮貌。
催別人生孩子,本質上是對別人性生活的某種介入和關心,這是社交中不會把握分寸、沒有界限感的表現。
不管是因為愛情而結婚,或者因為結婚而生孩子,歸根到底都是兩個當事人的私事。
我跟老公戀愛十年,結婚三年,依然沒要孩子。
因為我們達成共識,想要多享受這個世界,去走更遠的路,看更美的風景,等攢夠了閱歷和智慧,再考慮要小孩。
所以逢年過節或者有公休,我們便背起相機到處去旅行,走走停停,記錄下很多美好而珍貴的時刻。
在同齡人圍著孩子奶粉尿布忙碌時,我們在旅行中獲得了許多獨特的生命體驗。
然而,每當我很開心的在朋友圈發自己在路上的見聞或者各種風景照時,總會有人在下面評論:
——都多大了還在外面浪,趕緊生個孩子是正事。
——現在浪費時間在外面玩,以後年紀大小心生不出來!
——你們怎麼還不要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我每次看到這種評論都哭笑不得,原來還去耐心解釋,後來發現任你怎麼說,別人該催還是催,後來索性直接拉黑了事。
那些催你生孩子的人,正是戀愛時催你結婚的人,並且就算現在生了孩子,他們也會很快催你生二胎。
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懂得,人與人交往的分寸感。
2.不生孩子並非不負責任
是深知責任重大所以不敢隨便生
豆瓣評分高達9.1的電影《何以為家》,影片一開始就是法庭上嚴肅的審判。
一名小男孩向法官狀告親生父母,原因是生了他。
這對父母非常窮,吃喝都有問題,卻生了一堆孩子。孩子對他們而言可以是商品,賣給房東以此抵扣上漲的租金,也可以是一種養家餬口的工具。
讓小男孩從小便去做工,去賺錢,去照顧更小的弟弟妹妹,還要忍受生活的苦難。
這個孩子的童年,沒有親情,玩具,和愛的教育,只有暴力,混亂和麻木。
父母親手毀了孩子們的生活,然而,他們不知反省,仍在不停生孩子。
我真的很想衝進電影螢幕里,對著小男孩的父母說,求求你們了不要再生了,已經不負責任的讓一個女兒死掉,為什麼還要再一次讓另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
他們不明白,生與養是統一在一起的,若是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沒有清醒的認知,那麼,讓一個新生命降臨這個世界,無疑是一場災難。
這世界上,開車需要駕駛證,律師需要法律資格證,當老師需要教師資質。而為人父母這麼認真嚴肅的事情,卻不需要任何考試。
很多父母自己都沒有相應的經濟能力,也沒有為人父母的思想準備,僅僅是就要為了應對世俗的觀念,在不能確保自己能給孩子幸福的時候,就隨便的將他們生下來。
這樣的孩子,會快樂的成長嗎?
周迅在金星秀上,被金星問為什麼還不生孩子時,她說,責任重大,我還沒有準備好。
因為她明白:一個人,在還沒有搞清楚如何為人父母之前,就不配讓另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
如果只是出於本能的去生孩子,而不想著如何養育孩子,那人和動物有什麼區別?
3.生育自由
是每個女人的權利而非義務
據統計,我國產後抑鬱患病率為1.1%~52.1%,平均為14.7%。
也就是說,平均不到7位產婦中,就有1位患有產後抑鬱, 而產後抑鬱導致的自殺死亡率更是高達 15%—25%。
生孩子對於女性來說,的確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
可世俗生活中,大家都自動忽略了這一點,好像認為女人是流水線上的機器,你設置好程序,到了某個時間點就必須隨著齒輪轉動,否則就認為是出了問題。
中國當代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為了終生舞蹈而選擇不生孩子。
她說:
「這種選擇只是寄託的對象不同,我寄託的對象可能是舞蹈,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為了享受,有些是為了體驗。
而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到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別忘了,所有的女人,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
身邊很多女性朋友都30了,大部分仍然沒有孩子。
她們有的在大公司為了房貸努力打拚,有的還在國外念博士給自己充電,有的像我一樣有時間了就到處旅行去發現世界上另外的風景。
當然,也有人早早生了孩子,在繁忙的生活中把日子過的井井有條……
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在為自己活。世俗的眼光並不重要,自己對得起自己就好。
我很喜歡電影《無問西東》里,沈光耀母親流著淚對他說出的那番話:
「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
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
文明社會應該允許一個人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結婚很好,單身也不錯,生養孩子可以,丁克家庭也行。
人這輩子只能活一次,你當然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
我們應該尊重,所有人自由選擇的權力。
作者簡介:喵姬,富書聯合創始人,全網最大外星文明與UFO信息共享平台U+聯合創始人,新媒體爆文寫作者,多篇文章被收進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好好生活》,微博@喵姬愛唱歌,簡書@喵姬,公眾號:我是喵姬(ID:woshimiao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