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貌去征服,用智慧橫行霸道
我是喵姬
文/閒箏如水
最近,在某檔綜藝節目裡,朗朗老婆吉娜的身材,引發了很多熱議:
「腿有點短,胳膊有點粗,而且胸大到永遠給我一種重心不穩的感覺。」
「感覺她整個人給我一種過於迎合直男審美的感覺。」
先不說朗朗老婆的身材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非常的好,當然其背後的自律更是讓人欽佩。單是面對這一波不懷好意的嘲弄,我都感覺心口一緊。
儘管都已經9102年了,女性的身材和穿衣自由一樣,還是成為人們的評判對象?
就像熱播美劇《致命女人》里的Beth Ann、Simone和Talyor。
三個不同年代的女人,她們經歷不同,各有風情,卻同樣受到了來自男權社會的各種評判,令人不免嘆息。
1.60年代的家庭主婦
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
60年代,美國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她們依附於丈夫,承擔所有的家務,沒有自我的空間。
《致命女人》中的Beth Ann,就是那個年代典型的家庭主婦, 沒有工作,沒有自己的愛好,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每天做的就是照顧丈夫。
在Beth Ann夫婦剛剛搬進新家,和鄰居相談甚歡的時候,丈夫Rob敲了敲杯子,Beth Ann就心領神會,要加咖啡了。
在丈夫Rob心裡,Beth Ann的使命就是做一個好妻子,如果他不在了,Beth Ann就是他的寡婦。
也許你會說:「這樣的生活也太卑微了,太憋屈了。」
是啊, Beth Ann雖然外表精緻,舉止優雅,但是生活卻與一個保姆無異。
然而,若你因此指責她放棄自我去迎合丈夫,沒有骨氣,也許,這樣的評判會少了一點慈悲。
有多少人知道,那個年代的美國,男人是一等公民,女人是二等公民。
在職場,辦公室就是男人的天下。女性只能做一些秘書、接線員、端茶倒水的工作,還要時不時應對來自男同事的性騷擾。
在家裡,男人是絕對的權威,要求女人的絕對忠誠,而自己可以完全隨心所欲。
連英國的哲學家穆勒在《婦女的屈從地位》中也認為:「一般女性婚後應以家庭為主,女性的潛能主要是在家庭的領域裡發展,不需要外出工作。」
在這樣的現實大環境下,也許你會明白Beth Ann的選擇背後,那份深深的無奈和心酸。
2.80年代的社交名媛
女人更看重外人的看法
80年代是美國消費主義盛行的年代,中產階級家庭瘋狂消費,那個時期的女人華服傍身、妝容精緻、身段妖嬈,形象和舉止極富女性魅力。
《致命女人》中的Simone身上就有消費主義的影子,身穿名牌服裝,佩戴各種珠寶,遊走於上流社會,熱衷社交,對自己的魅力充滿自信。
Simone不管出席何種場合都穿著名貴的華服,經常會去做一些慈善活動,喜歡舉行party,讓周圍的人羨慕她的幸福人生,對她來說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
在當她得知丈夫是同性戀並騙婚時,她的第一反應不是傷心而是憤怒,決定讓丈夫在朋友散去以後搬離家中,以免身邊的人嘲笑她生活得並不完美。
「Simone骨子裡充滿虛榮心,非常注重別人的看法,活得虛偽又緊繃。」
「更看重如何保全自己的面子,擔心自己完美人設崩塌,聲名狼藉。」
當這些評價像潮水一樣湧向Simone時,誰又能想到,在那個年代,Simone是否還有更好的選擇呢?
回顧80年代的美國,你會發現,那個年代美國上流社會對女性的不寬容,任何醜聞都會讓一個女性身敗名裂。
更何況,80年代是愛滋肆虐、談艾色變的年代。
當憤怒的Naomi將Karl患病的消息告訴所有人之後,Simone和丈夫Karl被俱樂部除名、被所有人疏遠,連別墅的牆上都人用漆寫上侮辱性標語…
在Karl摔倒的時候,Simone極力請求大家幫忙,然而那麼多圍觀的鄰居,竟沒有一個人上前幫忙。
看到這裡,我們或許可以理解Simone為何會選擇盡力保全體面。
「體面」對於成年人來說就像米飯,是日常必需品,能保全要盡力保全。
而保持體面、保持尊嚴,對80年代的上流社會女性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3.2019年的精英律師
爭取女權,嘗試開放式婚姻
2019年的這一段故事中,一開場就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議。
女主角Talyor是一個律師,精明能幹,有強大的經濟能力,有社會地位。她還是一個十足的女權主義支持者,不僅參與街頭集會,還發表廢除父權的言論。
生活中,Talyor賺錢養家,因為是雙性戀,她和丈夫Eli實行開放式婚姻,並將她的女伴帶回家,三個人共同生活。
然而,她這樣努力奮鬥改變生活,並積極爭取女性權利的行為,卻被很多人曲解:
「這個女性看起來強悍、養家餬口,女權主義者;但卻恰恰行為是個『聖母』。」
「不斷在伴侶關係中犧牲自我,無法為自己發聲,又表現得邊界不明。」
雖然她們嘗試的「非一夫一妻制」關係,不被主流社會意識接受,但在美國卻很普遍。
根據美國《性與婚姻療法》雜誌的調查顯示,每5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經歷過開放式關係。
如果,你也有一個兩年沒掙到一分錢,還打腫臉充胖子買下豪宅的丈夫,你也會壓力山大;
如果,你有一個曾經吸食毒品,用了兩年時間好不容易戒掉的愛人,再次面對他復吸時,也會強制他去戒毒。
一個女人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嘗試尋求心理的慰籍,也許有些偏頗,可是,誰又能保證自己走的每一步永遠都是正確的呢?
也許,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可以給這樣的女性更多的理解和寬容吧。
4.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評判要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致命女人》的大結局,讓很多人大呼過癮,為這些女性喝彩。
Beth Ann在丈夫一次次的背叛和欺騙中學會了直面危機,從乖巧的主婦成為了想要掌握人生的女性。
名媛Simone與丈夫經歷風風雨雨之後,感悟「當不被金錢羈絆,人生便豐富圓滿。」
Talyor在經歷了三個人的婚姻後,最終回歸正常生活,尊重婚姻,也尊重自己。
她們從各自的經歷中破繭成蝶,最終選擇了回歸內心,重新開始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想到《無聲告白》中的一句話:「我們這一生,終將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們會經歷著什麼,會走向哪裡,會有什麼樣的事情將觸動我們、撕扯我們,我們永遠都不知道。
因為,生活隱藏了太多的無奈,也充滿了太多的未知。
她們的選擇都有自己的無奈和理由,她們也終將找到真正的自己。
也許,我們習慣了用自己的思維和經歷去評判別人,但是,當我們面對那些經歷了各種人生的女性,也許,我們該先停下來想一想。
無論何時、何種境況,都要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作者簡介:喵姬,富書聯合創始人,全網最大外星文明與UFO信息共享平台U+聯合創始人,新媒體爆文寫作者,多篇文章被收進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好好生活》,微博@喵姬愛唱歌,簡書@喵姬,公眾號:我是喵姬(ID:woshimiaoj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29j9W4BMH2_cNUg3S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