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前往寧化縣翠江鎮西門路走訪八旬老兵賴仰發,翻閱他的相關資料,撫摸著一枚枚褪色的軍功章,聽老人講述鮮為人知的戰爭經歷,重回炮火紛飛的烽火歲月……
賴仰發珍藏的勳章
17歲參軍入伍
賴仰發,寧化翠江鎮紅衛村人,今年88歲。他出生在長汀,8歲失去母親,11歲失去父親,從小跟著伯父在寧化長大,於新中國成立前入伍,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我的父親是紅軍赤衛隊員,被國民黨殺害。」賴仰發感慨道,童年生活不堪回首。
1949年5月,時年17歲的賴仰發前往長汀姑媽家做客。一天傍晚,他在姑媽的雜貨店內玩耍時,當時已為國民黨某部傳令兵的寧化老鄉詹建新正好路過,熱情地邀請他去看戲。「詹建新是我在寧化的鄰居,他說看戲不要錢。」賴仰發回憶道。他早忘記了戲的內容,只記得當晚跟著詹建新去看戲,一起回部隊睡覺,詹建新還送給他一條黃短褲,動員他參軍。
就這樣,賴仰發懵懵懂懂地跟著詹建新到達漳州,住在橋頭的一座古廟裡。1949年7月,解放軍入駐漳州後,詹建新帶著賴仰發趁夜色輾轉廈門,不想沒走多遠,就被解放軍俘虜了,送往俘虜營學習了三天。有一天,一名解放軍戰士拿著一本簿子登記名單時,問賴仰發願不願意參加解放軍,不參軍就領路費回家。「我要參加解放軍。」賴仰發說。
1949年8月,賴仰發參加解放軍,成為31軍91師271團3營9連的一名通信兵。「參軍後不到一個星期,張副營長見我勤快機靈,推薦我到營部當通信兵,還教我使用駁殼槍。」賴仰發回憶說,當時營部有10名通訊員,他是年齡最小的。
冒著敵人炮火送情報
1949年9月,漳州解放後,人民解放軍在漳州以東的九龍江沿岸進行渡海作戰訓練,準備解放廈門。
老兵的軍禮
解放軍勢如破竹,國民黨龜縮在廈門,搶修了大量的明碉暗堡和各種附防障礙,妄圖垂死掙扎。10月15日,第31軍對廈門鼓浪嶼發起炮擊,登陸部隊隨後搭乘木帆船陸續起渡。16日中午,第31軍攻占湖裡、壙邊;第29軍攻占園山、枋湖。第10兵團領導人得悉守軍開始撤逃,即令各登陸部隊大膽穿插分割,追殲逃敵。第29軍直插雲頂岩、曾厝按、黃厝;第31軍直插廈門市區。17日解放廈門全島。
身為一名通信兵,賴仰發負責發射信號彈。他回憶說,第二天夜晚的戰鬥最激烈,3營營部與7連的電話線被炮火摧毀,雙方失去聯繫。當時,營部急需將情報送達7連,葛營長心急如焚。見狀,賴仰發主動請纓,只身前往送信。
兩地相距1公里,送信往返2公里,路程並不長,但戰火紛飛,沿途不時有敵人的炮彈落下,隨時有犧牲的危險。憑藉敏捷的身手,賴仰發借著信號彈的餘光,成功穿越火線,將情報送達7連,因此榮獲二等功。
「我送的是口信。」談起這段塵封的往事,賴仰發至今記憶猶新。
槍口下勇救闕連長
東山島,是閩南沿海的屏障。1950年5月,賴仰發跟隨部隊搶占灘頭陣地,對敵展開攻擊,一舉解放東山島。第二年,參加剿匪。
長汀縣地處閩西,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江西瑞金的東大門。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紅軍在福建省的最後一戰——松毛嶺之戰,打得十分慘烈,大批紅軍戰士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為中央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了寶貴時間。
松毛嶺山高路險,森林茂密。鏖戰過後的松毛嶺,一度成為土匪的藏身地。1951年10月,賴仰發跟隨部隊從駐地連城出發,前往松毛嶺參加剿匪。當時山上盤踞著200多名土匪,修築了大量戰壕、構築碉堡和鐵絲網。車開到半山腰後,戰士們紛紛跳下車,做好剿匪準備。闕連長沖在最前面,在跨越壕溝時不慎掉落深溝,一名藏匿在壕溝邊的土匪舉槍瞄著他,賴仰發眼疾手快,一槍擊斃土匪,又立馬衝到壕溝邊,拉起闕連長。解放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擊斃10多名土匪,其餘土匪逃之夭夭。
「闕連長腿有點拐,但作戰很勇敢。因為救了闕連長,我還榮立三等功。」追憶烽火歲月,賴仰發感慨道,土匪其實都是紙老虎,打掃戰場時發現土匪竟將鞭炮裝在空油桶中點燃,不過是虛張聲勢、自欺欺人罷了。
1952年,賴仰發進入華東空軍第六預科總隊學習,後在一次訓練中不慎撞上牆壁,頭部受傷,住院一個星期。1955年7月,他復員回家,被安排在寧化縣水電局工作。1958年1月,他退職後一直務農為生。
一家三代參軍
賴明躍經常陪同父親賴仰發散步聊天
這是一個充滿軍人情懷的家庭,在他的影響下,二兒子賴明躍和孫子賴輝龍都成為一名軍人,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父親對我們教育很嚴格,我們兄弟姐妹從小互幫互助,樂於助人。」賴明躍說,他打小愛聽父親講述革命故事。1979年,賴明躍奔赴莆田,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1982年退伍後回到家鄉,現為一名學校保安人員。2014年,賴明躍時年18歲的兒子賴輝龍響應國家號召,毅然從軍,成為江蘇某部隊的一名裝甲兵,2016年退伍後返鄉創業。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拿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閒暇時,賴仰發愛給晚輩們講述革命故事,教育大家要銘記歷史,珍惜和平生活。
臨別前,賴仰發老人在筆者的筆記本上,端端正正地寫下:牢記歷史,傳承精神。感恩共產黨,永遠跟黨走!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作者:賴全平)
新媒體編輯: 黃磊 李雨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m1HPnMBiuFnsJQVKQ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