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山裡的光影藝術派對,原舍·懷谷開啟民宿行業模式新篇章

2020-01-13   中國財訊網

一場小小的冰雹夾帶著小雨,讓莫干山多了一些冷清。但一群人的熱情足以讓天氣和溫度都變得不重要。

1月11日,一個雨霧氤氳的周六,原舍聯合貪生藝術工作室舉辦的「生活不在遠方」光影藝術派對在莫干山原舍·懷谷開幕。

原舍·懷谷

藝術家們帶著作品,遠道而來,結合原舍·懷谷的光影做了一場完美的藝術呈現。開幕派對上,貪生的藝術家們、原舍總經理曹曉艷、鄉伴文旅創始人朱勝萱、原舍·懷谷的新鄉民們依次發言,表達各自對於「生活不在遠方」的理解,對於山居生活和民宿未來的思考,為原舍·懷谷的開業正式拉開序幕。

充滿鄉野氣息的茶歇、大鍋飯、羊肉湯和五色水餃,在霧氣瀰漫的寒冬里溫暖了每位賓客的胃。光暈酒吧里,囚牛樂隊的藝術家們,上下兩場輪番演出。藍色恆溫泳池裡,有人跳水,有人漂浮,有人游泳。篝火、音樂和精釀,用熱情和笑臉延長莫干山的夜色。這個冬天的山裡,因為這一群人的來訪,因為原舍·懷谷,而擁有了不同的模樣。

鄉野下午茶

山居大鍋飯

1.

與光影遊戲,原舍·懷谷是民宿,也是光影美術館

與光影遊戲,是人們走進原舍·懷谷的第一感受。一條水流沿著懷谷的建築,高低堆疊,緩緩流下。大片的泳池與岸邊的酒吧,相互照映。隨著時間遷移,陽光打在水面的角度逐漸變化,折射的光影在純白建築上跳躍,給懷谷著上黑白卻有層次的「色彩」。

日光位移,揭示時間流動。時間是解讀光影最好的語言,它沒有絕對的公式定義,也沒有物質化的形態,它存在於普羅萬物中。所以回到最初,我們在思考,我們的民宿,我們的建築,到底想表達什麼。

於是,原舍找到了貪生藝術工作室的藝術家們。這是原舍在鄉野里跟藝術家的第三次碰撞。從理想村裡的貪生藝術季,到這一次原舍·懷谷的光影藝術策展。我們一起探尋當代藝術在鄉村自由生長的脈絡,思考民宿空間與藝術理念的結合。

《時光之徑》 貪生藝術工作室

《水幕光影創作》唐銘 新媒體藝術家

《愛的階梯》麻進 當代藝術藝術家/策展人/多元立體書法創始人

當代藝術藝術家麻進的作品《愛的階梯》被放置到了原舍·懷谷的光盒裡。用光刻在透明水晶中的立體「我愛你「來訴說城市裡多面的愛情。

《The Mist》Alaya Apple Yu 獨立藝術家

泳池邊上是獨立藝術家Alaya Apple Yu的作品《The Mist》。泳池裡的水汽、山間的雲霧、藝術裝置里的濃霧,混合到一起,製造出一份超現實主義的場景。人與人之間,究竟如何產生超過空間距離的一種心理學上具有美學特徵的:心理距離。不如讓一切變得模糊,如夢如幻,直到完全看不清現實。

《與光同行》(該作品由原舍懷谷永久收藏) 秦嶺 獨立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玻璃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 玻璃陶瓷專業訪問學者

此次展覽上,原舍·懷谷還正式收藏了獨立藝術家秦嶺的作品《與光同行》。作品用光建立豐富的層次與色調,捕捉時間光影的瞬息變幻,定格永恆。試圖在光與色、光與空間、光與人之間構建真實與幻象的體驗,不同的角度,平行的世界。通過它可游離於現實與想像之間——反射得以洞見真實的大千世界,折射則能企及虛幻的海市蜃樓。

如同秦嶺老師在分享中所說,中國的鄉村有著廣闊而豐富的美等著我們每個人去探索和開發。原舍也希望藉由「民宿+藝術」的模式,對空間靈活復用產生更多價值溢出。讓民宿成為策展與文化交流,甚至藝術品交易的場景,而住宿從民宿的產品本質轉化為基礎配置。讓每個住客、業主,都能化身生活藝術家,藉由藝術民宿去實現更多的藝術啟蒙可能性。

2.

八年莫干山計劃,原舍·懷谷是終章,也是序曲

前段時間,在央視新聞聯播的鏡頭裡,望山-依田-懷谷依次出現。八年「莫干山計劃」如今已初具規模,創新的土地政策盤活閒置村集體資產,振興鄉村經濟,讓德清莫干山走在中國鄉建最前沿。

原舍八年,從莫干山的第一家望山,到二期的依田,再到點狀發散的全國20餘家門店,又回到現在的懷谷。一步步從初心的質樸,工業風潮,到現在全新的旅居民宿模式。我們用時間來探索原舍的答案:不止於一間房,不止是民宿。

原舍·懷谷是一個「折騰」的項目。多年前的一個午後,站在依田院落里的朱老師,看到了遠處山谷竹林環抱的一塊地--一片養雞場。就這樣,有了懷谷的源起。2015年開始設計建造,隨後停建,重新規劃再拿地,再一次設計建造,一個漫長且拉鋸的建造過程。

而最早建成的懷谷跟今天的懷谷,又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建設之初,它是一家九間房的民宿,花費200萬建成。建成之後,發現它實在太像以前的原舍了,而這片土地顯然值得有更多可能性。

心存更美好的事物,所以願意一切推倒重來。最後,才有了今天的懷谷。一處屬於光影的藝術空間,一群人山居夢想的安置處,一個全新的民宿形態。

這樣的創新嘗試一直都有著許多質疑的聲音。朱勝萱老師在分享里說到:「我從來不對這些聲音做出回應。我想原舍·懷谷,此時此刻此地的已經達成的、和即將實現的一切會替我給出最好的回答。

背靠群山竹海,坐擁百畝農田,恆溫泳池、光暈酒吧、星空露台,是旅居民宿,也是光影美術館。這裡是原舍·懷谷。它是原舍「莫干山八年計劃」的收官終曲,也是原舍的一個全新序章--XLIVING.

3.

旅居社群概念的首次呈現,開啟民宿行業模式新篇章

擁有一間自己的民宿,一個在山裡的家,一群志趣相投的鄰居。在20年代的開始,有33個人跑到山裡,抱團實現了這個夢想。

他們在山裡擁有了自己的一套房、一塊農田,擁有恆溫泳池、星空露台、群山竹海。他們以自己的生活趣味裝點房間,加入充滿意趣的主人精神,甚至將遠在上海的一顆枇杷樹移植到懷谷的農田裡。一群來自天南地北的人,擁有相似的山野生活夢,一起走到懷谷成為了新鄉鄰。

未來的懷谷,會成為一個大的社區。有農田、有果樹、有花草、有鄰居,然後有生活。有在此時此地共同呼吸著的一切,然後懂生活。新鄉鄰們在這裡共同生活,通過社群完成日常交流和價值互換,也給未來的民宿帶去更多的可能性。一群人的夢想聚合,造就一個全新田園綜合體、一種旅居生活方式、一次民宿行業形態變革。

面對客觀存在的民宿行業周期性,原舍對旅居社群概念的先見和探索,正在為民宿未來提供多一份的可能,並且已經擁有實踐基礎。

在民宿行業還沒完全成形時,朱勝萱老師完全以個人喜好造了「任性」的望山,引領了網紅民宿的風潮;

當所有人都在大談民宿風口時,原舍思考起了低成本老房改造,建造高品質民宿的可能性,於是有了原舍·依田;

而當人們開始唱衰民宿,大談數據和算法時,原舍·懷谷決定把關注焦點回到「人」。用社群留住「人」,通過「民宿+X」的模式,來帶領民宿行業去探索更多新的可能性。

望山-依田-懷谷三部曲的八年,是朱勝萱老師在鄉建路上心境變化和思考的縮影,也是中國民宿行業疊代的見證。在此意義上,懷谷既是原舍的新起點,也代表了中國民宿行業模式的新篇章。

------

「生活不在遠方,在__?「的填空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希望入住懷谷後,會讓你的答案有多一些的可能性。

沒有景點打卡,不必匆匆來去。走進懷谷,像走進另一種時間,比永遠多一天。光影與水波流動,竹海風聲搖曳,用懷谷的光影,為時間穿上隱身衣。忘記時間吧,誰校對時間,就會突然衰老。生活也是如此。

感知鄉野生活,活出此時此刻的美好。生活不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