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股民蒙在鼓裡:11年前買了50萬格力電器,現在賺了多少?

2019-07-21     交易華爾街

打開軟體,股價用前復權形式來看,格力電器在最早期的1996年時,股價是負的5元以上。

為何會出現-6.08,-5.73這樣的數字,這是因為當初買格力,假若是每股10元,總共花費1006(含交易手續費)元。格力電器經營好,好幾年都會給高分紅還有配股。格力電器的股價也一直在上漲,2017年7月每十股紅利18元,2016年7月每十股紅利15元……這些年來,頻繁的分紅,讓最開始買入的價格都回來了,最後還白撈錢,股價還上漲,如此一來算出是負數。

10年前的這個時候格力股價在15元左右,我們取一個值按照當時15元的價格買入,那麼50萬元可以買入33333股,為了方便計算按照33300股計算。

其中格力電器在09年6月3日每10股增5股,33300股變為49950股,10年7月13日10送5,之前的股數變為74925股,15年7月3日10增10,總股數變為149850股。

按照11月22日盤中的價格,格力每股價格約為38元,則總金額為569萬元(後邊的零頭就不算了)。當初的50萬元已經變成了569萬元,而且這還只是計算的股票沒有計算分紅,格力的分紅也是很厲害的,如果算上現金分紅可能還不止這個數。

統計了一下近年來格力的分紅每年的具體金額就不列出來了,當時的50萬元的格力股票到今天的總分紅數字達到了100萬左右,那麼加起來總金額為669萬元,當初的50萬元增長了13.38倍。

如果當時誰這麼做了並且格力的股票拿到了今天,可以說光靠每年的20多萬的分紅都可以吃喝不愁了。但是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我們現在再糾結於當初為什麼沒有買格力的股票沒有意義,同時也很難有人拿著一隻股票10年不丟,這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放長時間來看看來只要選擇了好的公司價值投資還是很厲害的。

只看標題的話,可能大家更關心的是什麼樣的股票,能夠成為像格力這樣的長線牛股。

個人認為,從格力行業屬性來看,它是家用電器,並非周期性行業,也有一定的抗跌性。為什麼鋼鐵、有色、煤炭等行業不怎麼出長周期牛股,而像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釀酒等板塊出現的比較多呢?這說明選對行業,就更容易成功。

第二是格力電器做到了小微行業的龍頭。說到空調,大家想到的是格力造。格力在市場上很有影響力,而且公司經營能力好,對待股東非常負責任,是形象好、口碑好、盈利好的公司,股價自然不虧待。格力電器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發式選對行業,選准龍頭股。


在進入股市前,你一定要先想明白二個問題:

你為什麼要買股票?

這個問題如此簡單以至於絕大部分人從來沒有仔細想過,其結果就是成為韭菜。

為什麼最後會成為韭菜呢?因為小白一般是在牛市進入股市的,那時候從來沒有接觸過股市的小白開始聽見周圍誰誰炒股又賺錢了,朋友見面,同學會,同事聚餐,甚至和鄰居在廣場上聊天的話題都會很快轉移到股票上來了,開始幾次聽到還無動於衷,但是看到身邊熟悉的人,和自己一樣對股票一無所知的人在股市裡都賺到錢了,心裡開始蠢蠢欲動,完全忘記了之前自己曾經跟在別人後面罵過股市。

在朋友的指導下開戶了,在身邊老手的指導下買了幾隻股票。

開始進入股市小心翼翼,膽戰心驚,然後看著股票一天天的漲,一天賺好幾千,完全出乎你的意料之外,那種快感不斷的刺激你的神經,於是你慢慢的加大倉位,但根本沒有想過假如股市下跌怎麼辦。但不幸的是你持倉的股票每天都在漲,你越來越興奮,開始把女朋友,老爸老媽的錢,甚至借錢,貸款來的錢全部一股腦的放入股市。有的人在這個階段會覺得自己天生就是一個股神,有朝一日也會成為巴菲特,看著帳戶里每天上萬的盈利,你開始感覺上班每個月七八千工資真沒有意思,於是有的懈怠工作,有的辭職。

我身邊不少朋友都是這樣在2015年進入股市的,其中一個同事進入股市的時候已經是4月份了,在一個所謂大咖股神的帶領下,在最開始二個月本金翻了一倍多,但幾個月之後他的50萬本金只剩下幾萬塊了,那個大咖帳戶里上億的資金也只剩下800多萬。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不同的人眼睛裡世界是不一樣的,股市在小白看來是如此的美好,但他看不到股市血腥殘酷的一面,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懸崖邊上。

投資的本質是認知的變現,那麼你就應該要想方設法提高認知,既然買股票就是尋找好生意,那麼你就應該學會如何分辨什麼是好生意,他們都指向一個事情:學習

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是單調無聊的,但是如果不主動吃這個苦,那麼就會在股市裡被動吃虧損本金的苦,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收穫,不會有例外,只不過換個方式而已。

事實上,每一個交易者可以每天都給自己找進場的理由——感覺趨勢要出來了,可以每天都進行來回交易,但是,實際上真正的趨勢不可能每天都出來,所以,交易中並不是隨時隨地都有交易的機會,對兩個交易理由的把握程度也區分了交易者的盈虧結果,對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的交易的確需要理由,但是更需要的是客觀的理由,在一波趨勢中,你認為的高低點有無數個,但是真正的卻只有一個,所以,合適的時機都不是找出來的,而是等出來的。

投機交易最怕的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出現的時候,很多交易者已經沒有了入場的資本。

在交易的範疇里,耐心是交易能力最直接的體現,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是祖師爺,在經歷多年的交易滄桑之後,每一個交易者在不同的交易階段都會領悟到不同的階段重點,由買到賣再到空倉,不僅僅是交易策略的優化,更是交易能力的提升。


人生的機會是爭取來的 交易的機會是等待來的

——交易不是追逐,不是忍耐,而是悉心的等待

我們都聽過「千年等一回」這首歌,許多人都非常喜歡,交易者尤其應該如此。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愜意的,舒暢的,令人回味無窮的,都是等來的;而不是依靠追逐得到的。交易也沒有那般繁瑣,不用千年等一回,只要十年足矣。去年初我說股市會跌破2600點,2300點指日可待。當時股市還在3500點徘徊,大家對沖高還指日可待。年底卻都在說今年的股市異常的慘烈,市場是哀鴻遍野,痛不欲生;券商門前是門庭冷落,門可羅雀。90%以上的公私募基金賠得令人慘不忍睹。

做交易的人都相信這樣一句話,機會給予有準備的人。因為大家都為賺錢而急不可耐了,做期貨交易的人錢不多,人也少,還不足做股票的零頭,但是急切的心情,無法抑制的衝動遠遠超過股民。就交易而言,急切、衝動不是有準備,而是沒頭蒼蠅;交易的準備是什麼?就是兩個字等待。

等待要求內心無比的純凈,一個善於垂釣的朋友和我講:我在等待魚兒上鉤的時候,會聽到蝴蝶的鳴唱和草長的聲音,最靜的一刻其實不是萬籟俱寂,而是寂靜、靜謐的歌唱。

窗前是校園的白楊,我和一個盤手說,這樹的年齡超過了我。樹怡然自得,它枝繁葉茂,隱天蔽日;綠蔭下傳來夏的蟬聲。盤手和我講,在這裡觀望著盤面,有世人皆醉我獨醒之感。你可能不解我為什麼放著好好的辦公室不做,而躲進期貨公司的雜物間,就是追求一個靜。

交易是一個靜默的事業,一群人扎堆咋咋呼呼、鬧鬧哄哄的在微信群里,認為通過自己的喧鬧、企盼、捕捉,行情就會到來,其實肯定不會如此。

做過八年、十年交易的人未必懂得,交易,是大家在一起角力,角力是指徒手相搏,較量武力。人們用自身的力量而不借用任何工具去征服自然界的一項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人類最原始、最早的一項體育活動。交易也是如此,比的是什麼?比的不是誰抓住的機會最多,而是誰犯的錯誤最少。這是李佛摩爾告訴我們的交易真諦。

在交易的世界,你必須接受低效,懂得等待、等待、再等待。如果你厭倦了低效去追逐交易的高效,你的生存就扎紮實實的受到了威脅。我們常說天賜良機,這良機總是在無欲無求的等待中把握和到來。今年市場為什麼如此慘烈,年初3500點,和年末2500點,千點的差距是斷送交易者的空間,無論你是散戶、機構,陽光私募也好,黑暗私募也罷。被這1000點掩埋的都是在市場上追逐的、喧鬧的、躁動的交易者。這裡面有不可一世的大佬,也有自命不凡的機構,90%巨虧的機率。

如果你用生活當中的耐心來做交易的話,結局可能是大不相同的。交易者有的省去了境外游,拿著5萬元來做交易;有的省卻了十元早餐的開銷,從牙縫裡積攢;有的期盼著年終的獎金到交易中試試運氣……我知道的一個交易者,把孩子的幾十萬美國留學的費用投入到交易,希望能夠很快翻倍。他們不可能去等待行情,他們必會志在一搏,只能祝他們好運。中國人生活中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勤儉持家、兢兢業業的美德到了交易市場就蕩然無存了。

在大陸平民賺錢的最直接簡易的方法就是進入股市、期市去交易,他們往往把自己想像成未來的金融大鱷,儘管他們暫時在這個市場上扮演著韭菜的角色,而急躁、狂躁、摁那不住,使暫時變為持續,使短暫變成長久,最終他們成為了永遠的等待收割的韭菜;他們每一次急躁、狂躁、按捺不住換來的就是一次收割。

有交易者問我交易最核心的秘訣是什麼?黃甦告訴他,我做交易這麼久,一直在品味這個問題。而最終最核心的秘訣是:寧可錯過十次,絕不做錯一次。交易、行情、等待其實都是機緣,如守株待兔一般,可遇而不可求。錯過十次機會你還是暫新的開始,而錯了一次就是前功盡棄,甚至萬劫不復。

有一個朋友在十多年前開始逐步盈利後和我講:你能不能看住我,我怕管不住自己,最終幾十年的,日復一日的累積付之東流。我和他講,求人不如求己。此一語成讖,他稍一恍惚、放縱,終點成了起點,歸途又變成了征途,不得不重新開始,這一切源於他疏於了等待。

交易註定是寂寞、孤獨的事業,你必須以獨處的方式從事之。等待是漁歌唱晚的暢意抒懷,而不是摁捺急躁、浮躁的忍耐;等待才可以把握交易的機會,在交易中等待是最核心的,他有時勝於交易本身。


賺錢與虧錢的秘密

我認為短期的股市走勢是無法預測的。

很多投資者一看到大盤反彈就會按奈不住。前段時間,還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問能不能買股票,他早上剛割肉,下午看到大盤反彈就急著想追進去,想把割肉的損失補回來,還不斷埋怨自己為什麼不下午再賣。我不知道該怎樣說,誰能預測大盤怎樣走呢?埋怨自己有什麼意義?如果他能預測市場走勢,那世界股神就不是巴菲特,而是他了。

就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測短期市場的走勢,所以我們要減少操作的頻率,操作頻率越高,失誤的幾率越大。因為這個市場90%的人是虧錢,這90%人的操作失誤率一定是遠遠大於50%,如果自己達不到10%賺錢人的標準,在熊市裡面生存的法則就是少操作甚至不操作。

很多人一看到大盤反彈就忍不住追進去,被套就殺跌,本金越來越少。就算抄到了一個短期底部,因為有恐懼心理,如果大盤反彈了30%,抄到短期底部能賺到10%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過這次賺的錢可能還不夠下次抄底失敗虧的錢。在熊市裡面,人的心理是害怕賺錢,生怕被套,所以有小的獲利往往很快賣出。相反一旦被套,就會心存幻想,總想著大盤會反彈讓自己解套而遲遲不會賣出,直到大跌恐慌後,才會割肉出逃,此時的損失已經很大。所以我總是說熊市裡面做反彈很難成功,不是因為技術水平,而是因為人的心態。

就算錯過了一次機會,是不是股市就再沒有機會了?股市明天就會關門嗎?之所以我們不想放過每一個機會,是因為我們想急於扭虧,是因為我們想能抄到大底,但我們的想法並不代表市場的走勢。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們,急於想扭虧的人,只會越虧越多,想抄到大底的人,往往也會被套在半山腰。

10%賺錢的人,不是因為技術水平多麼高,而是他們懂得自律;懂得市場的風險;懂得買進股票後不僅僅是賺錢,還會虧錢;懂得適當的時候需要休息;懂得只要市場還存在,機會就是無窮的;懂得複利的驚人力量,而不是去追求短期的暴利。

90%虧錢的人,不是因為技術水平有多差,而是他們買了股票後就想著能賺多少,而不是想著會虧多少。如果虧錢後就死守,不回到原來的價格就不賣。不願意放過市場的任何一個機會,不願意讓帳戶資金去休息,不願意去想就算每年收益只有10%,10年/20年後會是多少。而是想著今年能不能翻一倍,不願意去守住一支好股票,而成天追逐所謂的黑馬。

賺錢與虧錢,和技術水平沒有太大的關係。技術水平高的人,一樣會在這個市場虧得一塌糊塗;不懂技術的人,一樣會在這個市場獲得巨大的收益。賺錢與虧錢的真正原因,是心態。

很多新股民不明白這點,沒有在這個市場磨礪多年以上的人很難明白這個道理,很多股民就算看了我的文章,依然還是按照自己原來的方法做,因為他們無法領悟,他們覺得太簡單了,股市賺錢不應該這樣簡單。所以我想用自己的經驗幫到大家少走彎路,可能是理想化了一些,有些人該交的學費還是會交,有些人可能會交一輩子的學費也無法真正領悟投資的真諦,也無法明白該怎樣去賺錢。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想在這個市場上賺錢,需要突破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心態,而不是別的!

操盤第一難在看盤,第二難在情緒的波動:

市 場品種繁多,需要耗費腦力篩選,分析清楚主力意圖的難度也大,很多盤面現象是並不符合邏輯的,想破譯莊家操盤手誘空誘多的手法,光憑技術分析和各類消息來 對付是不夠的,主力反技術操作並利用假消息誘空誘多時時發生,使人防不勝防,市場的波動上漲首先是由主力配合各類政策導向來調控的,甚至是某一個集團同時 在操縱引導幾個板塊甚至整個市場,難度如此之大,造成的投資失誤當然是常事。

投機行業的困難不是在於一兩次的盈利有多麼艱難,而是在於如何 保住資本的前提下穩步前進。 當你好容易抓住一次絕佳的投資機會,獲取了50%的利潤之後,只要虧損30%就又回到了從前的水平。 每一次的成功都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是每一次失敗都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 這就造成了一個不公平的事實,但是只要你選擇這一行業,你就要無條件的接受這種不平等。所以不論任何時候,你必須要小心翼翼,因為任何的驕傲自大,都會造 成你的疏忽大意,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有驕傲自大的情緒。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總在不停的犯著錯誤,沒有人是永遠正確的,成功者在小事上也許會犯錯。但是在關 鍵問題上總是小心謹慎。正是因為他們有著這種清醒的認識,所以當他們犯錯誤時。他們總是有迅速糾正的能力。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驕傲卻會像麻醉品一樣使你麻 痹大意,當你真正的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時,就不敢驕傲自大了。

對,不要告訴我你賺了多少,關鍵是下跌過程中,你能否把利潤牢牢的放進口袋裡。 中國股市歷來急漲慢跌,能生存到現在,風險意識永遠必須放在第一位。在證券市場裡面參與投資活動,只有「 賺錢才是硬道理 」 。

追 求的買點,絕對不是什麼支撐點或是突破高點後加倉。 那些技術分析在實戰中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人人都知道跌破支撐點要止損,創出新高可以加倉,而現在這樣的操作結果,就是止損後被人震出局,創出新高後被 高位套牢,因為莊家就利用了你們這樣的心理。市場總是最好的證明,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也將成為市場的犧牲品。 我們要求的買點就是買進就升,賣點就是賣出就跌。一個人要想在股市中長期獲利,必須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 ,別人的東西再好,知道的人多了,那也就是垃圾了。所以很多人認為自己的技術分析已經不錯了,結果讓你虧損的就是那些所謂的技術分析。因為那些眾所周知的 技巧,已經被市場淘汰。


小資金如何才能在股市中做大?

股市起起落落,資金進進出出,每個進入股市的人都懷揣著同樣的發財夢想,希望有朝一日能通過股市實現財富人生,不再為衣食住行擔憂,不再為朝九五晚的工作累斷心腸。

說白了,就是能夠實現財務自由!

芒格曾經說過「當人生走到某一階段,我決成為有錢人,不為別的,只為自由!」這也是股市芸芸眾生最終的追求。然而,歷史已經證明並一再證明,股市只是一個少數人賺錢的遊戲。七虧一平兩賺,是股市亘古不變的規律。大多數人成了失敗者,只有極少數的人通過股市獲得了財富人生。

一個小資金的投資人要想在股市做大,有以下幾點原則是必須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的。

第一原則:就是要立足企業,要看透。

立足企業,看透企業,就是要確保自己對投資的標的有深入的了解,最起碼你應該知道企業所屬行業發展的趨勢和狀況,行業的競爭局勢和變化;你要知道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如何,有沒有競爭優勢和發展前景;你要知道企業的主營業務是什麼,有幾塊業務,各塊業務的增速如何,那塊業務潛力最大,那塊業務未來可能發展不太理想;你要知道企業的資產結構大致如何,家底有多少,資產負債結構如何,企業是重資產還是輕資產類型,是現貨現款模式還是先貨後款模式,資產質量如何;你要知道企業的成長性如何,未來大致3-5年的增速能保持多少;你也要知道企業的盈利能力如何,毛利率、凈利率,股東回報率這些指標表現如何;你也應該知道,企業的現金流表現如何,資本性支出大還是小,企業是不是能通過自己的積累而不通過其他籌資方式就可進行擴張;你也大致可以估算一下企業的內在價值有多少,是高估還是低估。

看透企業是投資的起點,儘管相當難,但是也不是太難,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下苦功。優秀的企業都有優秀的基因,只要我們通過學習,總能識別出優秀企業的基因!

書山有路勤為徑,股海無涯苦作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付出短期看與回報不成比例,長期看絕對是正相關!

第二原則:就是逆向,要善於利用市場情緒。

投資在本質上就是個逆向活,就是低買高賣。市場每天都會有波動,大部分時間市場的價格是不值得關注的,只有在鐘擺的兩個極點才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研究的時刻。這兩個極點就是貪婪和恐懼的極點,也是股市牛市的極點和熊市的極點。在極點的時候我們多關注,在其餘的時間儘可能多學習多工作。我們一定要把握住大周期循環的極點機會,這是你財富增值的最理想的時機。

同時,逆向投資對於短線、波段投資也極其重要。其核心就是跌得時候你要敢買,漲高了,人氣起來了,你要逐步賣出給他!

逆向對於投資極其重要,因為只有逆向,你才會拿到不可思議的便宜籌碼,因為只有逆向,你才會敢於在無人問津的市場中收集廉價籌碼,你才會買別人不買的,才會在別人不敢買的時候買,而這,恰恰是成就財富的基礎!

第三原則:要耐心,耐心才會聽到財富的聲音

耐心是一個對投資人最重要的品質和心理素質要求,耐心貫穿於投資過程的始終,買入的時候要有耐心等待一個好價格,買入後的持股更要有耐心,不要淺嘗輒止;盈利後的持股更要有耐心,在成本極低的安全墊的保護下,要確保自己能夠平靜、理性的看待企業和市場。

回想自己這麼多年的投資歷程,無論資金投入多少,失手的時候幾乎很少,與其說我是看透了企業,不如說我是耐心贏得了勝利。因為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因為我了解我自己,我熱門股追不住、概念股炒不了,成長股預測不了。唯一具有的優勢就是耐心。能夠持續的賺錢,源於我總能保持持續的耐心。等待一個好的底價,買入後耐心持股,直到股價表現過激的時候,才會動手收割。

投資並不難,難的是知道自己的優勢,並保持一貫。


感謝你的閱讀,想學習更多選股技巧的朋友,可以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ID:gh600519)每天早9點推送當天早盤信息,更新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euoFGwBmyVoG_1Z_e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