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2019國際泳協世錦賽,風波不斷。
男子400m自由式決賽結束後,孫楊獲得金牌,實現了史上第一位男子400自四連冠。
本是一件喜悅的事情,但伴隨孫楊奪金登上微博熱搜的還有:「霍頓不與孫楊合影」。
霍頓甚至還鼓動季軍義大利選手Detti不要上台和孫楊合影,但Detti果斷拒絕了霍頓。
其實,這不是霍頓第一次做出這種沒教養的事情了。
之前他也曾用言語詆毀、中傷孫楊,並且洋洋得意自稱為是「戰術」,想要擾亂孫楊的比賽節奏。
但事實證明,霍頓不僅贏不了,而且還輸不起!
或許是無禮會傳染吧。
隨後,在200米自由式決賽上,並列第三名的英國選手斯科特也效仿霍頓,拒絕和冠軍孫楊合影,並且同樣鼓動季軍俄羅斯選手馬爾尤金也效仿。
暫且先不管霍頓、斯科特和孫楊之間有何恩怨,但小編認為他們拒絕站上領獎台、拒絕與對手合影本身就是缺乏「體育精神」的行為。
又想領獎、又沒禮貌、又缺素養,臉上的表情更是大寫的「輸不起」三個字,真正展現了一幅毫無體育精神的真實嘴臉。
反觀孫楊的回應,更顯得霍頓像個跳樑小丑:
「他想通過這樣的舉動影響我在賽道上的發揮,但我做好我該做的。你可以對我有意見,但頒獎是非常神聖的,你有千萬個不願意,但你站上領獎台的時候,就是要對中國尊重。 你可以不尊重我,但是你必須尊重中國。 我知道有很多人不喜歡我,但是我的這些金牌是對他們最好的回擊。」
是的,比你更優秀就是最好的回擊。
失敗者的憤怒毫無意義
霍頓和孫楊的爭端,從不止這一次。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在400米自由式決賽中,霍頓以微弱的差距打敗了孫楊。
賽後,霍頓對記者稱:「孫楊是嗑藥的騙子」。
而獲得亞軍的孫楊在採訪區抱著中國記者,哭了,有委屈也有不甘心。
在2017年的游泳世錦賽中,孫楊和霍頓再次狹路相逢,這一次,孫楊力壓霍頓,再次奪得金牌。
但霍頓並沒有收斂,依舊開始使出爛招,在鏡頭前大放厥詞:「這是一個傑出的精英運動員和一個藥檢成陽性的運動員之間的比賽。」
面對霍頓的挑釁,孫楊並沒有失禮,在領獎台上還主動與霍頓握手,盡顯大將風範。
事實上,孫楊一直以來都配合興奮劑檢查,並且國際泳聯多次認證:孫楊並未有服用興奮劑的現象。
7月25日,孫楊的外教、「澳大利亞國家游泳隊30年導師」的名教頭丹尼斯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他為孫楊遭遇非議感到難過。
在他看來,中國的世界冠軍孫楊和他帶過的其他愛徒——比如澳洲泳壇傳奇哈克特,一樣偉大和乾淨。
足以證明,那些失敗者的行為多麼可笑。
不得不說,霍頓不僅在行動上是個矮子,精神上更像一個巨嬰。
因為真有本事的人就在泳池裡面決勝負了,用金牌來證明給所有人看,但做出這種小學生式的舉動,真的顯得很低級。
實力是最好的反駁
其實在這次比賽之前,連同霍頓在內的一些歐美選手就開始diss孫楊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呢?
或許正是因為孫楊的好成績,讓澳洲泳壇、歐美泳壇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吧。
附上孫楊和霍頓的成績對比:
孫楊全方位無差別的碾壓霍頓,這幾年孫楊已經把澳洲引以為傲的游泳輝煌擊得粉碎。
要知道,游泳對於澳洲,就像桌球之於中國。
孫楊的輝煌戰績讓澳洲運動員,乃至歐美游泳運動員都開始慌了,於是他們瘋狂地試圖抓住「興奮劑風波」對孫楊展開攻擊。
而孫楊呢?他沒理會那些聲音,而是拼了命地專注在自己的訓練上,成功獲得了人類歷史上首個取得該項目四連冠的運動員。
競技體育,勝者為王,弱就是原罪。
輸了就輸了,爭取下次贏不就好了?畢竟服輸也是體育精神的一種正面表達,但一味扭捏作態橫生事端,那就真的成為賽場內外的雙重loser了。
但孫楊不一樣,不管對手怎樣作妖,自己就在泳池裡拚命努力,拿到的金牌都是一個個巴掌,狠狠打在「霍頓們」的臉上。
彼此尊重,互相成就
才是真正的體育精神
相比起慣用小伎倆的霍頓,孫楊的另一位對手,卻顯得大氣太多。
這個人便是朴泰恆。
2014年的仁川亞運會上,主場輸給孫楊的朴泰恆,在終點的地方向鄰近賽道的孫楊伸出手來,摸了摸孫楊的下巴,向他表示祝賀。
還示意觀眾,做出鼓掌的手勢,這時全場也響起熱烈的掌聲。
而孫楊也握住朴泰桓的手,和他一起共享這一榮耀時刻,大將之間的氣度也算是譜寫了一段佳話。
比賽結束之後,孫楊給朴泰桓送生日蛋糕為他慶生。
兩個人是對手,同時也是朋友,互相激勵,彼此成就。
無獨有偶,林丹和李宗偉的巔峰對決、惺惺相惜也一度被傳為佳話。
2004年,在湯姆斯杯亞洲區預選賽上,21歲的林丹戰勝了22歲的李宗偉。
彼時,一個是中國羽毛球的領軍人物,一個是馬來西亞初出茅廬的羽壇新秀。
這之後,他們無數次在賽場相逢,比賽時是對手,賽場下是朋友,彼此尊重,人們也為他們的對決取名為「林李大戰」。
6月13日,李宗偉宣布自己正式退役,結束職業生涯。
林丹發布微博分享了歌曲《朋友別哭》,並寫道「獨自上場,沒人陪我了」,令人感慨。
林丹也曾說過:「其實,我的不少輝煌都要感謝李宗偉的『成全』。」
這就是對手的魅力。
優秀的對手是共生的關係,不僅能夠體會競爭的樂趣,也是彼此成長的催化劑。
的確,尊重對手,也是尊重自己,更是對體育精神的維護。
可惜這個道理,霍頓並不懂。
也希望大家的人生里,都能遠離喜生事端的小人。
更希望每個人都能遇到知音,互相尊重,彼此成就,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