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松浦大橋大修工程主體結構貫通、青龍洲大橋順利合龍

2019-12-17     橋樑網

松浦大橋大修工程主體結構貫通

12月15日23時30分,隨著最後一班金山鐵路列車駛離,黃浦江上早已準備就緒的浮吊緩緩升起,最後一片寬24.5米、長8米,重達100噸的鋼砼疊合梁穩穩地嵌入大橋橋面,標誌著松浦大橋主橋面順利合龍,實現全橋主體結構貫通。

松浦大橋是G320國道車亭公路上跨越黃浦江的公鐵兩用橋樑,建成至今已經40餘年。於2017年6月30日開始進行大修改建施工,在主橋下部結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將上層公路橋拓寬為雙向6車道、下層原鐵路橋改建為行人和非機動車通道,並改建地面輔道及聯絡道路等。

目前,松浦大橋大修工程已經順利完成了上下層老橋拆除、主引橋頂升、橋頭堡拆除、引橋T梁吊裝、主橋橋面板吊裝等多項危大工程施工內容。接下來,大修工程將進入橋樑附屬結構的施工階段,預計明年上層公路橋具備通車條件。(來源:上海市政總院)

青龍洲大橋順利合龍

12月16日上午,益陽資江風貌帶青龍洲大橋最後一節鋼箱梁頂推到位,標誌著益陽市第一座自錨式懸索橋順利合龍。

青龍州大橋全長1636米,橋寬36.5米,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80千米/小時。大橋橫跨資江兩岸,索塔採用雙柱式框架結構,其中北岸主塔高84米,南岸主塔高88米,大橋總投資11.57億元。

主橋鋼箱梁600米長,共59個節段,總重1萬餘噸,採用步履式頂推法施工工藝。要頂起如此龐大的「傢伙」,且每次前進只有33厘米,每前進一步都要有極高的推進和頂升精度。大橋最多時投入24套頂推設備。自2019年3月29日大橋首節鋼箱梁頂推施工以來,歷時僅8個多月就實現頂推合龍。

青龍洲大橋建設預計2020年底建成通車。大橋建成後,將成為跨越益陽資江兩岸、溝通益陽南北的便捷主幹交通快線,對完善益陽市城市路網,改善兩岸交通,緩解城市過江通行壓力,加速資江南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來源:湖南日報)

貴州紫望高速公路有望年底全線通車

《貴州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第五縱、赤水至望謨高速公路的重要一段——紫雲到望謨高速今年年底有望通車。

2016年9月正式動工的紫望高速公路,線路全長74公里,有隧道15座,橋樑112座,其中特大橋1座、大橋88座、中橋23座,橋隧比為65.3%。通車後,千山萬壑將被突破,紫雲到望謨的行車時間將由現在的2個半時縮短為50分鐘。

全長4075米的火花特大橋,是整條線控制性工程之一,是貴州省最長的高速公路特大橋。其地處貴州喀斯特地帶,地質情況複雜,時有斷層出現,加之4000多米的橋長,854根樁基和480米的連續鋼構,「兩山夾一水」的施工現場,被建設者概括為「高、大、難、險」。建設過程克服了技術、氣候等系列困難。2019年1月5日火花特大橋連續剛構梁順利合龍,8月9日架梁順利完成。現如今,火花特大橋光彩初現,如「長龍」壓山險。(來源:人民網)

岱家山大橋本月20日通車

岱家山大橋是武漢主城區連接黃陂遠城區一座跨長江支流府河的大型橋樑,長1.99公里,雙向6車道,設有人行道,是緩解區域交通的重點工程。

在漢口北的府河兩岸,位於漢黃路上的岱山一橋、岱山二橋又稱「岱山老橋」,是附近黃陂和漢口居民往來的重要通道。如今,岱家山大橋新橋已經合龍,開始鋪設瀝青路面。黃陂區住建局透露,岱家山大橋通車時間為2019年12月20日。(來源:楚天情報局)

「蛙人」出動為橋樑體檢

身穿黑色潛水服,頭戴潛水帽、護目鏡,手持水下攝像機……他們是橋樑樁基礎水下檢測的專業潛水員,俗稱「蛙人」。連日來,他們不畏寒冷長時間潛入水下,為浙江省高速公路金華段橋樑樁基礎進行體檢。

本次定期檢測涉及5座橋樑42根樁基礎。考慮到橋樑水下基礎大部分常年處於水位線以下,受水體影響,水下基礎檢測具有較大難度,常規檢查不可見,使得一些病害較難發現,因此請出「蛙人」。「蛙人」下水後,主要查看水下橋墩是否被沖刷或損壞,有無造成鋼筋裸露鏽蝕,橋樑基礎橋墩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對於出現病害的部位,通過水下攝像機將影像資料傳回。

據介紹,年底前將完成該區域內145座橋樑的「體檢」工作,為下一年的橋樑維修加固提供數據依據,及時消除橋樑潛在安全風險,確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運行。(來源:浙江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a_oGG8BMH2_cNUgeMH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