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積蓄捐獻國家,妻子瞬間泣不成聲

2020-12-02     左岸楓

原標題: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積蓄捐獻國家,妻子瞬間泣不成聲

當年,學醫的魯迅發現精神上的麻木要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醫術並不能改變中國人民被奴役的命運。於是他決定棄醫從文,用自己的文字喚醒沉睡的中國民眾,從而從思想上解放中國。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湧現出了一大批像魯迅一樣的文藝工作者,他們為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和翻譯家周立波就是這樣的一位文藝工作者,他的文字為我們提供了前進的力量。而此周立波並非那個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他們名字相同,但是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卻截然不同。

追求進步,追求革命

周立波,原名叫做周紹義。1908年,周立波出生於湖南的一個私塾先生家庭。家裡書香氛圍濃厚,從小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己也是一個熱愛學習,追求進步的人。

16歲時,周立波考入了長沙省立第一中學。在這裡,他更直接地接受到了新思想、新文學的薰陶,他開始追求進步思想,不斷學習先進知識,並不可自拔地愛上了新文學。

1928年,為追求革命之路,周立波來到上海。在上海,周立波經歷了許多人生中的第一次。剛到上海,為了生計,周立波嘗試報考了店員、瓷器工人、甚至還有電影演員,但都沒有被錄取。於是,他第一次有了學習英文的念頭,很快他將這個想法付諸於實踐。

周立波跟別人請教學習英語,對方把《莎士比亞全集》扔給了他。於是,他拿起一本字典,開始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查起、認起、背起。就這樣,周立波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和獨有的語言天賦,開啟了自己的翻譯生涯。

也是在上海,他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投稿。他將自己寫的一篇小文章寄給了報社,在忐忑與憧憬中他很快看到了文章被發表在了報紙上。周立波也因此也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這件事極大地鼓舞了周立波的寫作熱情和信心,他也開始了自己的寫作之路。

1929年時,周立波考入了上海勞動大學。周立波一邊學習,一邊也不忘繼續追求自己的革命理想。

他加入左翼戲劇家聯盟,投身無產階級戲劇運動,通過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宣傳無產階級文藝思想。1930年時,因為發放宣傳單被發現,周立波被學校開除了。他只能暫時離開了上海,回到家鄉繼續翻譯工作。

抗日戰場,以筆為槍

九一八事變後,周立波回到了上海,找到了一份校對員的工作。一年後,他因為參加了工人罷工運動被關進了監獄。在監獄呆了兩年後,他被保釋了出來。艱難挫折與接踵而至的打壓並不能泯滅周立波的革命理想,很快,他加入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5年時,他如願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周立波奔赴抗戰前線,擔任戰地記者。他將自己的創作理想與愛國熱情相結合,穿越於戰火中搜集一線的情況並及時整理彙報。

他以一己之力編輯出版發行《解放》小報,在惡劣的環境里,在艱苦的條件下,在緊張的形勢中,他堅持創作。他的小報為戰士們帶去了精神的慰藉。

槍林彈雨沒有讓他有絲毫畏懼,他只想為祖國做出他所有的貢獻。他說要放下自己的紙筆,拿起刀槍奮戰在抗戰最前線。雖然這樣的想法沒有被實現,但是他無所畏懼,勇於奉獻的精神讓人動容。

他的想法之所以沒有被實現,是因為組織在其他地方更需要他。他要用自己的文字去宣傳抗戰思想,激發民眾團結統一的精神與共赴國難的勇氣,為全國人民的抗戰指明正確方向,增強國民抗戰必勝的信心。

紮根群眾,表現群眾

抗戰勝利後不久,周立波來到東北參加土地改革運動。農村的環境給了他創作的靈感,同時他受到主席"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要做群眾的忠實的代言人"的指導思想的影響,周立波開始構思自己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

歷時六年,這部作品完成了。他的這部《暴風驟雨》是我國土改小說的代表作,並在1951年時獲得了史達林文學獎。這個獎項在那個年代對作家們來說是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是對作家們最高級別的表彰與肯定。

後來,他又回到自己的家鄉湖南,他將自己的作品根植於這片他無比熟悉的土地。這裡的自然風光與鄉土人情就是他的創作視野,廣大群眾的真實生活就是他的創作素材。

就這樣,他先後創作了《山鄉巨變》《山那面人家》等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周立波憑藉他農村題材小說的不凡成就蜚聲文壇 ,被大家稱為"鄉土作家"。他與同時期的另一位鄉土文學作家趙樹理並稱為"南周北趙"。"鄉土作家"這一稱謂真實地反映了他的作品來自於人民,並且將群眾生活還原得至善至真,受到群眾們的強烈喜愛與追捧。

作為一名優秀的作家,他的作品是帶有強烈而鮮明的時代色彩的。他用自己細膩、真實的筆觸記錄下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風貌。

強烈的時代氣息和群眾的精神風貌在他的作品裡得到了真實集中的反映。他耐心觀察,聯繫群眾,表現群眾,深入群眾生活,創造群眾需要的文學,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1979年9月25日,這樣一位為人民所需要的作家因病不幸於北京逝世。去世之前,周立波也無法割捨對祖國的那份深情與熱愛。他立下遺囑,交代妻子,在他死後把他一生的積蓄共計800元交給了國家。妻子瞬間泣不成聲,周圍不少人為周立波的家國情懷所感動。

結語

周立波先生雖已逝去,但他留給國家和人民的不止那800元的遺產。在祖國處於水深火熱之時,他感應時代的召喚,毅然投入時代的洪流,將個人情懷投入家國命運。他留給國家和人民的還有他優秀的文學巨作、寶貴的藝術經驗和他激勵後人的貫穿其一生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偉大愛國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FhqJHYBjdFTv4tAUg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