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詩人」赫伯特·李斯特 攝於 巴黎,1936年
瓶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一個簡單的瓶子,卻可以
成為你想像世界中的任何東西,
可以是經濟、政治、歷史、
人像、風光、時尚、超現實……
你對攝影史了解多少,
你對攝影深藏的秘密就知道多少,
你就會突破「瓶子」本身的含義,
拍出獨特而深刻的照片。
「新聞攝影之父」阿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攝於 美國,1936年
攝影的「瓶頸」或許在於,
我們對已有的東西了解太少,
以至於一直在重複別人而不自知。
「主觀紀實大師」東松照明 攝於 日本,1969年
藝術攝影師Boris Mikhailov說過:
「我覺得對於今天的攝影師來說,
找到一個好的攝影主題非常困難。
你必須環顧四周
,然後檢視自己的生活。
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態度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一旦你找到了,就成功了。」
今天,我們從「瓶子」的角度出發,
看看世界級攝影大師
是如何看待瓶子的存在的。
「時尚攝影大師」歐文·佩恩 攝於 紐約,1949年
維吉 攝於 美國,1930年代
《布列松習作》這張照片是一幅廣為人知、膾炙人口的名作。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攝於 巴黎,1954年
「街拍大師」森山大道 攝於 日本,1969年
瑪格南主席馬丁·帕爾 攝於 澳大利亞,2008年
「彩色攝影之父」威廉·埃格爾斯頓 攝於 美國,1980年
「瑪格南隱秘大師」塞爾吉奧·拉萊 攝於 智利,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