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一人傳染一桌人!過年聚餐,最怕的竟然是它們…

2020-01-21     嗨蘇州

過年期間,不論是朋友相見、同事相約或者親人相聚,總少不了一起吃頓飯。

雖然相聚令人開心,但是很久沒見的親朋好友在一個盤子裡夾菜,有時候也讓人止不住犯嘀咕——桌上的人會不會有B肝?會傳染給我嗎?

其實,生活中有此擔心的人還真不少。餐桌上的傳染病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這四種病應該當心

幽門螺旋桿菌

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因為它在很多人的體檢報告里都出現過,但是,嚴格來說它並不是一種疾病。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一種存在於胃及十二指腸球部的螺旋狀細菌。隨著體檢普及,我國超過一半的人(7億以上)都被發現感染有Hp。

別小看一條小小的幽門螺桿菌,它可以搞得整個家庭、甚至共餐過的朋友,出現各種消化道不適!具體來說,幽門螺桿菌進入胃內後,會出現短期急性胃炎症狀,或者引起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癌。

專家表示,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口-口、糞-口傳播。一般來說,桌上有一人感染有幽門螺桿菌,如果稍不注意就餐衛生,就有可能全體中招。另外,兒童更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如果孩子剛好有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問題時,無異於雪上加霜。

所以,春節在外就餐時,一定要注意使用公筷和經過消毒的餐具,如果可能的話,分餐是比較安全的聚餐方式。

A肝、戊肝

A肝就是甲型病毒肝炎、戊肝就是戊型病毒性肝炎,沒有B肝「出名」,但是它們卻比B肝更容易傳播。

感染A肝的病人可有黃疸或無黃疸,可有食慾減退、噁心、厭油、腹脹、稀便、肝區疼痛等消化道症狀。

感染戊肝的病人可出現發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膩、噁心嘔吐、尿色加深、皮膚變黃等症狀。

A肝和戊肝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一般來說A肝病毒由病人糞便排出,直接或間接污染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吃進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後便可受到感染。所以「病從口入」的說法,放在A肝和戊肝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因此,春節在外就餐時想要避免被這兩種肝炎「盯上」,一定要注意飯前便後洗手,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和未洗凈的瓜果。實在擔心的話,可以去打個疫苗。

另外,如果發現身邊人有感染這兩種疾病的患者,在聚餐時最好格外注意一下飲食衛生。

傷寒

專家介紹,傷寒是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

傷寒患者和帶菌者都是傳染源。雖然傷寒病在生活中似乎很少遇見,但這不代表它不危險。

感染傷寒桿菌後可能會出現持續高熱、神情淡漠、腹脹腹瀉等表現,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嚴重者可致死。

傷寒的主要傳播途徑就是經口傳播,想要預防傷寒「病從口入」,牢記:注意個人衛生,堅持便後、進食前洗手;不吃生食、不飲生水。

病從口入大家在外出聚餐時

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

主播:冠語,從事聲音工作多年,溫暖的聲音擁有治癒心靈的能量。對於聲音,有著細膩敏感的感覺,善於刻畫細膩的情緒,一個溫暖的大男孩兒。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來源

養生中國、南昌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健康湖北、上海疾控、國醫大師健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Xv8xG8B3uTiws8Kbn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