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正陽書局The Gateway
咱北京楊樹多,一春一秋都是孩子們在胡同里玩耍的好夥伴。春天的楊樹毛子嚇唬人,夏天樹蔭下面乘涼,玩兒捉迷藏,到了秋天,散落一地的樹葉成了拔根兒的不二選擇。
在小時候的胡同里,從胡同這頭到那頭,幾乎每棵楊樹下都蹲著三五成群的孩子在那兒玩兒拔根兒。贏了的歡呼雀躍,趾高氣昂;輸了的低頭不語,再找新的。不管是一對一的「單挑」,還是一夥兒人車輪大戰,每年秋天的京城,拔根兒都是「現象級國民遊戲」。(文中有「根兒王」養成攻略)
其實很多樹到了秋天都會掉葉子,但楊樹葉的葉柄,也就是「根兒」因為長短、粗細、韌性都很合適,所以成了孩子們「決鬥」的首選。當然,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它實在是太多了,學校操場、胡同里、公園草叢,到哪兒都是一抓一把。
拔根兒玩法極為簡單,只需要兩人各挑一個樹葉根莖,把一條根從另一條中間穿過。兩條根就緊緊地勒在一起後,兩人便使出吃奶的力氣開始拔,試圖靠用力拽自己的樹根,把對方的樹根勒斷。
這是一種相當古老的遊戲,在落葉喬木遍布的溫帶地區,每逢秋季風吹葉落,遍地唾手可得的樹葉就成為孩子們拔根兒的最好材料。在娛樂匱乏的時代,諸如「拔根兒」「跳房子」「丟沙包」等一系列簡易遊戲就是青少年業餘時間的最佳娛樂活動。
就地取材而且不分男女老少,拔根兒就是這麼親民
拔根兒之所以在廣大京城孩子裡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除了規則簡單,再有就是能夠不斷的產生新的選擇和挑戰。如果是兩個人玩兒的隨機比賽,在正式拔根兒之前要有一個「選根兒」和「比根兒」的過程。
那些看上去粗壯的,摸起來厚實的根兒,都會被率先選出來參加競賽。但只有經驗豐富的選手才明白,其實「選根兒」的關鍵在韌性,看上去乾癟的「蔫兒」也許才是讓你立於不敗之地的「終極武器」。
當兩個人在一堆樹葉里挑選出十幾根兒後,大家會相互掂量一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挑出來作為彼此的對手。當然,多數情況下是不講究這種類似於拳擊「稱重」似的量級挑選的,大家都是隨機選擇自己的「選手」參賽。
互有勝負是拔根兒另一項吸引人的地方,由於天然性,一個根兒通常在經歷2、3個對手之後就「陣亡」了。於是,不斷陣亡,不斷再挑選。當然,對於年紀大一點兒的孩子,挑選的過程也是不斷總結經驗的過程,用現在的話講,這就叫「即時戰略」。
如果有這麼一個根兒歷經十幾個對手而不斷,就可以稱之為「根兒王」了。這個根兒一般都是粗細中等,上下勻稱,顏色發黃而且略帶紫黑,雖然身上已經「傷痕累累」,但這也是拔根兒競技中榮譽的象徵。擁有這個根兒的孩子,通常會十分愛惜的把它珍藏,等遇到強手的時候再讓它出戰。不過,一旦它被攔腰截斷,一般的孩子都會有大半天兒的時間悶悶不樂的,直到找到下一個「根兒王」。
從天然選擇來說,那些「根兒王」其實是掛相兒的。除了剛才說的那些,對於不熟悉「選根兒」方法的孩子們來說,還有幾點值得注意:
第一,剛從樹上落下來的葉子是不能上戰場的。這時候的葉柄水分多,嫩而軟,往往十拔九斷。拔根兒的老手都知道,要挑那種熟透了的、呈褐色的「老根兒」,此時的葉根最耐拔。
第二,有些褐色的葉根,如果已經風乾,會變得極脆,戰鬥力顯然也會不堪一擊。
第三,楊樹!楊樹!楊樹!對於拔根兒這項遊戲來說,是不接受「跨界」挑戰的。
最後,如果前一天下雨,那些被「悶」過的根兒往往戰鬥力都不弱。
當然,除了天然選擇之外,一個「根兒王」的誕生還是可以依靠「後天培養」的。為了將自己手裡的葉根也「培養」成「根兒王」,許多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得到最普遍驗證的方法,就是「捂鞋大法」。把葉根放到鞋墊底下捂著,踩一會兒再取出來,可以有效提升葉根的堅韌度。這個很有味道的方法幾乎人盡皆知。
「捂鞋大法」為何奏效,目前似乎尚無科研論文闡述其具體原理,揣測應該是加速葉根的成熟過程。這一招男生用起來得心應手,但女孩子往往羞於在大庭廣眾之下脫鞋捂根。不少女生採取的替代方案是將根彎曲、拉直,再彎曲,再拉直,反覆操作,視為對葉根的特訓方法。具體是否奏效,只有天知道。
凡事都有起源,拔根兒也不例外。這種民間遊戲或許可以追溯到古代端午民俗的「鬥草」。「鬥草」可分「文斗」與「武鬥」,「文斗」以識別百草為主,「武鬥」的玩法則和拔根頗為相似,只是把「樹根」換成了草。這個古老遊戲很可能代代相傳到了今天,在當今時代,不少人的拔根兒啟蒙,也來自於家長和老師。
拔根兒這種遊戲,或許來源於古代孩子們的「鬥草」
熱衷於拔根兒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小學階段,課間十分鐘是他們「小試牛刀」的體驗。下課鈴一響,只要老師不拖堂,第一個衝出教室跑向操場的孩子一定不是為了鍛鍊身體,而是去挑選自己的「種子選手」。用不了一會兒,操場上一對對兒孩子開始較量起來,隨著鈴聲再一次響起,只留下滿地殘骸。
而大規模的比試都出現在放學路上,那會兒學校離家近,走著也就十幾分鐘。但這段時間到了深秋的這會兒,就會變成一個小時甚至更長,因為一胡同的孩子幾乎都在拔根兒。這種熱情和投入,是不等到大人出來找不會降低的。
作為流傳了幾十年的遊戲,「拔根兒」是屬於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回憶。那些年的髮小兒和大楊樹,帶給幾代北京孩子永不消失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