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
海淀與西城的交界處,
有這麼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界兒。
它西起西三環,東至三里河路,
北臨紫竹院路,南抵玉淵潭公園。
這片兒胡同少,樓院多,
有大院兒,有商場,有學院、有工廠......
「師傅,去甘家口」
甘家口一帶原有甘家口村,
50年代,這裡開始投入建設,
按甲乙丙丁分片兒的百萬莊社區、
受老街坊們歡迎的甘家口商場...
一個接一個的地標性建築物,
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甘家口商場
「從副食商場發展成綜合性百貨商場,
從曾經的單層賣場到6層高樓」
甘家口大廈的前身是甘家口副食商場,
開業於50年代,
最早只有3間平房。
在那個憑票購物的年代,
這裡一直都是附近老街坊們糧油肉蛋的「補給站」。
再後來,
這裡被改建成兩層的甘家口商場,
之後又搖身一變成了「甘家口百貨」。
您別瞅著它沒王府井百貨那麼有名,
但對於住在甘家口的老街坊們來說,
過去提「逛商場」,那一準是要來這兒的。
還有它旁邊的江豐魚店、建築書店、
五金商店和書攤,
一個不落,全都逛完才能回家~
等到了1999年,
甘家口百貨又被改建成了6層的甘家口大廈。
這裡作為甘家口的標誌性建築,
它對不同年齡段的人來說,
都有著或相同或不同的回憶!
您就拿小編來說吧,
印象最深的是商場外面,
白藍色快餐車那炸的羊肉串和雞肉串,
吃起來,可別提多好吃了!
甘家口浴池
就在甘家口商場對面,
過去不像現在家家都有熱水器,
這是附近唯一一家公共浴池,
洗完澡,裡面還有床,
舒舒服服地躺上一會兒再回家,
有時候啊,一不留神還就迷瞪著了。
浴池樓下的冰霜,您還有印象麼?
沙沙甜甜的,
夏天洗完澡,必定是要來上一碗的。
新疆村
提起甘家口,要沒說 新疆村,
那這人啊,八成是最近才搬到這兒住的...
小編有個朋友就住新疆村前邊~
那會可沒少來這邊找他玩,
要說當時的新疆村亂是亂,可也是真火,
您能從這兒一路吃到景王墳,幾十家館子,
說一印象特深的,老白家飯莊,
記憶里他家的羊肉串最好吃。
過去那會兒,
還老上新疆辦事處買葡萄,哈密瓜。
再後來增光路被整改,新疆村也被拆了。
甘家口8號院
那可真是藏龍臥虎!
說一個大家都知道的, 吳運鐸!
那會兒,
愛在8號院裡聚點兒的孩子,
也都有過抽煙喝酒玩牌的回憶。
柴氏
20多年前,
只要5塊的柴氏小碗牛肉還沒開成連鎖店,
來這兒吃的基本上附近的老街坊,
每天一到飯點,那叫一個火爆,
據說最多一次在外面擺了50張桌子。
玉華拉麵
迎賓館北門馬路對面的玉華蘭州拉麵,
那是一絕。
從面到湯,全都沒得挑~
記憶里,每次路過玉華,
馬路邊總是停滿了計程車~
森隆
森隆的水煎包、餃子都好吃。
那會還愛上這兒來吃早點,
您要也常來,那咱絕對碰見過。
記得小時候還老被家長「發配」去森隆打啤酒,
滿滿一暖壺,
那會也是淘氣,偷著抿了一口,
還真搞不清大人為什麼都喜歡這個。
在森隆對過還有甘家口電影院,
連吃飯帶看電影,兩不耽誤~
您瞅瞅,
要不過去人總夸咱家這片兒是個「小社會」
吃喝玩樂+購物,一應俱全。
買菜買小東小西的就去自由市場
(從馬尾溝一直延伸到百萬莊),
沒事您可以上玉淵潭溜達溜達去,
照相咱去真光照相館(後來改叫甘家口照相館),
甘家口還有外貿服裝一條街,
在當時,它可是甘家口的時尚中心!
想做「弄潮兒」,您還真得來這兒。
這裡的交通也是四通八達:
102,103,114,121,335,336,320......
七機部(現在叫航天局了)、
文化部、電影協會、地礦部、國管局、物資部、
釣魚台等單位宿舍。
還記得每到夏天晚麼晌,
建設部門口就變成了兒童樂園,
因為在那可以「滑滑梯」,
實際是台階中間有塊斜坡。
甘小、甘中、向群小學、
立新學校、百小、棍兒中...
老同學們來舉個手啊,看看有沒有同班同學!
關於甘家口的回憶太多太多了...
紅塔禮堂、雙龍烤肉、阿記拉麵、八一湖
還有那成群結隊的烏鴉......
圖片:網絡,侵刪!
部分文字參考:北京海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XFcTXMBd4Bm1__YT6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