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孩子承受能力越來越弱?這幾點原因跟父母脫不開關係

2020-06-15     木棉之城

原標題:為什麼現在孩子承受能力越來越弱?這幾點原因跟父母脫不開關係

文丨木棉媽媽

昨天有寶媽諮詢我:在跟孩子一起做遊戲的時候,寶媽拿直尺打了寶寶幾下,是做遊戲打的那種,可能後來力氣大了,寶寶覺得疼了,然後就很害怕,擔心給孩子留下陰影。

我想了想說:這個不必太擔心,畢竟是在跟孩子做遊戲。

跟這個寶媽聊完,我想起來我的大學舍友,去年的時候舍友考駕照的時候昏迷過去,直到現在都沒有醒過來,她昏迷過去的時候,大寶不到三歲,二寶才八個月。

我在想,我們的孩子連做遊戲輸了都承受不了,那麼我舍友的孩子該怎樣堅強才能熬過去?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承受能力變得越來越弱?這幾點原因跟父母脫不開關係。

01、父母太過小心翼翼

前幾天希希奶奶跟我們吐槽,兒媳婦去上班,希希奶奶讓希希跟媽媽拜拜,說:跟媽媽拜拜,媽媽去上班掙錢了。

結果呢,希希媽說:以後可別跟孩子說我去掙錢了,這樣會讓孩子對金錢概念太深的,以後就說媽媽去交朋友了。

面對希希奶奶吐槽,我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讓我想起剛過年封城的時候,有很多一線人員不得不把孩子放在家裡衝上前線,那麼他們的孩子呢?會不會留心心理陰影,會不會影響心理健康?

其實真的是父母太過小心翼翼了,父母以為這樣是愛孩子,關心孩子心理健康,但有點過度保護了。

有時候父母越是小心翼翼,孩子則會變得越脆弱,有個八零後父母回憶自己的小時候:小時候經常挨打,並沒有感覺對自己產生多大的影響,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是父母不愛自己了!

這段話說的很有道理,有時候我們過分強調某一個點,則本來無一事也會變得很複雜。

02、過度保護

我記得有段時間有句話很流行:沒人關心你飛得累不累,只關心你飛得高不高。

後來呢,很多家長都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對孩子不夠關心?總是在保護孩子脆弱的心理。

孩子學習不好,不能直接說孩子笨,要慢慢引導;

孩子不喜歡學習,不能逼迫孩子,要慢慢發現孩子其他的興趣。

正是這種思想才導致孩子的玻璃心,在每個階段就應該做該階段對應的事兒,學生的義務就是學習,不愛學習去發現其他興趣愛好,學了一段時間照樣堅持不下去。

所以,家長不要對孩子保護過度,你的過度保護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玻璃心。

03、父母自責心理

同事家倆姑娘,那天同事很忙,然後就吼了大女兒,同事內疚又自責,於是又沖老公發了一頓火。

同事老公知道同事是因為心理內疚,然後就跟同事說:你看大寶已經很幸福了,她有這麼多我們沒有的玩具,她還能吃到這麼多我們小時候都沒見過的好吃的。已經很幸福了。

後來同事也就釋然了,同事原本規定每天至少要陪大寶玩兒半個小時候,而且這個時間是專屬於 同事和大寶的。

有的時候就是因為我們把這件事看得太重了,所以才導致孩子變得敏感。

我們八零後那個年代,姐姐哥哥會照顧弟弟妹妹,而現在姐姐哥哥是在跟弟弟妹妹爭寵,因為二胎的到來,父母會覺得虧錢了大寶,沒時間陪孩子,其實父母越是自責,越是這樣想,大寶反而更覺得父母不公平,而不是去體諒父母的難處。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N2RuXIBfGB4SiUwGV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