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叫踏青節
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
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相思
在這一節日
敬懷祖先,弘揚孝道
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優良傳統
然而,傳統的祭祀活動成了
春季森林火災的重大隱患
讓這一肅穆的節日火光四起、警報頻傳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祭祀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占全年森林火災總量的40%,有些地方甚至在一個小時內連續發生數起森林火災,無數的草木生靈在這一天飽受火魔的侵肆。
清明緬懷祭先人
未必煙火表孝心
受疫情影響
日前,白雲區已經發布通告
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
(滑動可查看通告內容)
廣州市白雲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指揮部關於疫情期間暫停清明
祭掃活動的通告
(3號)
為避免清明節期間因祭掃活動引發聚集性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廣東省、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要求,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全區各骨灰樓、骨灰安放地從即日起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加強散葬墳墓祭掃管理,嚴控祠堂、墓地祭掃(祭拜)活動參與人數,嚴防人群聚集,廣大市民群眾要自覺服從村社疫情防控及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管控安排。
二、全區各骨灰樓、骨灰安放地除繼續保障骨灰寄存服務外,其餘業務一律暫停。清明期間,除骨灰樓、骨灰安放地工作人員和辦理骨灰寄存服務的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嚴禁私自入館祭拜。除骨灰樓、骨灰安放地工作人員集中祭掃以外,嚴禁其他任何形式的代客拜祭服務。
三、清明期間,請廣大市民群眾積極響應「不扎推」的要求,不舉辦、不參與任何聚集性祭拜活動,提倡通過延後祭拜、網上祭拜、居家追思、信郵哀思、骨灰樓及骨灰安放地工作人員集中祭掃(敬獻鮮花)等方式緬懷先人。
四、抗疫仍在進行,廣大市民群眾要不鬆勁、不麻痹、不厭戰、不大意,轉變傳統祭掃習俗,深入挖掘清明節慎終追遠、家風傳承、孝親感恩、生命教育等文化內涵。堅持少出門、不聚集、不返鄉,戴口罩、勤洗手,積極勸告外地親友暫不返鄉祭掃。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面對疫情,保護好自身健康就是對家庭、對社會的最大負責,就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最深的緬懷!請廣大市民群眾自覺遵守有關規定,樹立文明祭掃觀念,同心抗疫,共度一個安全、文明的清明節。
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失效日期另行通知。
廣州市白雲區新型冠狀病毒
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3月23日
我們提倡
「雲祭掃 傳孝道」
清明掃墓不小心
燒了林木害六親
倡導文明祭祖
弘揚緬懷新風
來源 | 白雲區文明辦 白雲融媒往期
編輯 | 陳若蘭
編審 | 羅盛光 溫穗章
審核 | 劉海裕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LyQQHEBiuFnsJQVfv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