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文化時代來臨!5G傳輸速度比4G網速快數百倍

2019-08-15     探照燈

8月3日,我國第一份權威數字文化產業報告《中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和《國際數字創意產業前沿趨勢研究報告》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式發布,在「數字文化產業邁入新時代——數字文化課題成果發布會」上,數十位專家共同研討5G的未來。

從理論上講,5G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由此產生截然相反的兩種認知。

不少人在質疑:用戶真需要這麼快的速度嗎?

更多人則堅信:回望從3G升級到4G,多少新應用、多少新企業因之而興起,對網際網路產業來說,堪稱是一次革命性事件,由此可知,從4G升級到5G,也將引發新的革命。

所謂革命,意味著規則的改變和權力的轉移。隨著工信部6月6日正式發放5G牌照,中國已正式跨入「5G元年」。

該怎樣理解5G?它真會引發產業革命嗎?誰將順勢崛起,誰將被時代拋棄?、

「3G時代到來時,我們以為會如何,結果很多事到4G才實現。現在我們以為5G會如何,可能5G也實現不了,也許要到6G。5G如何影響數字文化產業,這不是技術專家能想像出來的。」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國內智庫主任、數字文化產業報告執行負責人黃斌先生在採訪某通訊專家時,這位5G標準制定者之一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本文為新聞專訪第二部分。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國內智庫主任黃斌

抓住核心,實現平滑升級

升級究竟該從哪裡開始?升級的路徑是什麼?騰訊「泛娛樂」到「新文創」提供了一個成功案例。

「泛娛樂」的定義是構建以明星IP為軸心的粉絲經濟。「新文創」的定義是以IP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即以IP構建為基本方法,追求商業價值與文化價值良性互動,構建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

然而,什麼才是IP?IP不等於有名。IP包括五個層面,即價值觀、個性、世界觀、多元文化演繹和商業變現。在IP出現前,文化承載均以作品為單位,但IP則不限於作品,是持續的、無終點的、多人共同創作的。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

2011年,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提出「泛娛樂」概念,2012年,「泛娛樂」成為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的核心戰略。

騰訊互動娛樂市場平台部副總經理戴斌表示:「通過『泛娛樂』戰略,中國數字文化產業的產業底盤有了很大提升。過去5年中,這個底盤有超過4倍以上的成長,年均成長率是非常高的。」

產業增長推廣了IP觀念的普及,並為升級為「新文創」提供了基礎。

戴斌表示,以建設一年多的「一部手機游雲南」項目為例,要升級,就要回到IP這個核心概念去看問題,就要從IP的五個層面去思考:雲南有沒有IP價值觀?個性是什麼?怎麼講好這個故事?如何在多元文化中演繹?如何變現?由此構成了「雲南新文旅IP戰略合作計劃」。

舒展說:「目前我們聚焦在麗江古城,把它做成5G融合的實驗區。比如騰訊有一款遊戲叫《一起來捉妖》,我們會給麗江設計一個形象,遊客進入麗江古城,手機中『妖靈』會以AR形式呈現,它也是遊客遊玩古城的助手,解答問題,並帶遊客玩過關闖關的遊戲,甚至會帶來很多優惠券。」

人車結合、設計與電競的機會更多

5G將帶來更多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機會,那些行業會率先收益呢?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總監王曉冰表示:「5G的顛覆性影響,主要指數字文化產業跟各行各業結合,使得產業本身產生非常多新的業態、新的應用和不同的應用場景。」

王曉冰認為,在4G時代,汽車端的智能化遠遠不夠,5G的突破將從汽車端先開始。隨著無人駕駛技術推廣,會進一步釋放駕駛員,人與車的關係將更加緊密。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總監王曉冰

黃斌看重5G對設計的提升。他說:「現在很多產品設計中,設計師與生產過程脫節,設計師做一個很好看的東西,但生產出來的東西未必質量好或好用。在生產和客戶使用過程中,如果產品足夠智能一定會及時把信息反饋給設計師。」質量好的產品都是設計出來的,真的不是製造出來的,只要設計足夠好,生產過程會變得非常簡單,品質可控。」

騰訊遊戲副總裁、騰訊電競業務負責人侯淼則認為,5G不僅提升遊戲的表現力,還會促進電競行業發展。

2018年亞運會,電競首次被列入表演項目,雖然電視台未轉播,可電競比賽的播放量卻驚人,與亞運會後半程其他項目總播放量持平。侯淼認為,電競與日俱增的年輕觀眾,是體育運動會不會忽視的。

「5G將給電競行業帶來更好的表現力,能夠容納更多用戶同時進行數據交換。」侯淼說,5G的超帶寬高速度低時延,將幫助電競產業有機會突破區域限制,把內容開發水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5G時代,人人都能文化出海

隨著5G時代到來,個體展示空間將倍增。

中國社科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表示:「數字文化出海是一個全球化現象。我們正經歷全球化的第三個階段——文化全球化,其基本特點就是建立在數字化網絡的基礎之上,以個人為主體建立聯繫。可以實現真正的大眾化的和無障礙的交流:文化交流的面廣了、程度深了、方式多了、效率高了。」

中國社科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

全球化的三個階段分別是:

第一階段是殖民主義時期,民族國家是主體。

第二階段是經濟全球化,公司為主體。

第三階段是文化全球化,個人和個人之間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可以聯繫,人人都能文化出海。

文化全球化時代的特徵是國內外市場更統一,正如張曉明所說:「真正把國內市場做透了,進入國際市場就沒有問題。已有成功案例可以證明,國內火的到國外也很火,市場應該是能夠連通的。」

戴斌說:「2015年,當《我叫白小飛》的點擊量達到100億次時,我們從沒想到中國的國漫原來也可以這麼受歡迎。」據了解,騰訊動漫已向日本、韓國、英國、美國等多國輸出原創國漫作品,漫畫作品達85部,動畫作品達35部。2016年,《從前有座靈劍山》成為首部登上日本電視台的中國動畫連續劇,此後,《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等也先後登陸日本市場。

「5G到來後,個人間可以更加無縫聯繫,將進一步促進文化出海。」張曉明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G0epWwBvvf6VcSZHa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