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珍惜身邊那個童心未泯的人

2020-03-22   談文化論教育


生活中,一個童心未泯的人好似一朵開在歲月里的花,她們或是燦爛在時光長河中的青青蓮花,或是綻放在繽紛大地上的火紅玫瑰,他們心無雜念,不患得患失,然而他們並不是沒有受過傷,而是努力讓過去的傷不留痕跡。他們的睿智、智慧令人景仰。這樣的人,更賦想像力、創造力,更容易成功,而且這樣的人往往是長壽的。

楊絳在她101歲生日時,向前來祝壽的朋友風趣地說自己是「宅女」,百歲以後的她還著書立說,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鄭淵潔一個人寫一本雜誌,本身就是一個童話。沈從文說他一生從不相信權力,只相信智慧,在我心中,他也是個童心未泯的人。愛因斯坦在他75歲生日之際收到一份友人寄來的禮物——一隻鸚鵡,他如獲至寶,為它取名「比波」,為了逗「比波」高興,他每天為它講笑話。愛因斯坦晚年常常駕駛著一條近乎原始的小船出航,只有這時他的心情才是最快樂的時候,身邊的人稱他「老頑童」。

非常讚賞杭州商學院一個睿智的班級,他們在這盛行追求名利、地位和金錢的時代,居然還想到召開一個以「尋覓未泯童心,展望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班會。據報道,班會辦的很成功。會場氣氛熱烈又不失詼諧幽默,師生們共同重溫了一回童年的快樂時光。相信從這樣班級走出來的學生,他們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他們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是啊,童年是美好的,值得人用一生去回味,童心是可貴的,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珍藏!

《童年》里有句話:「大人們都學壞了,上帝正考驗他們呢,你還沒有受考驗,你應該照著孩子的想法生活」。是啊,一個「學壞了的大人」在一個童心未泯的人眼裡形象是多麼可怕!

曾認識過兩個「學壞了的大人」,他們都是單位的小領導。那幾年,小城的人們時興房前屋後種菜,家人有幸分得了單位宿舍,人們先後陸續入住,某領導和我住同一宿舍區。

一次,宿舍的兩住戶鬧糾紛,事情是這樣的,一先入住的人家將菜園擴展到後入住的鄰居的房前屋後。幾年後,鄰居要在自家的土地上加蓋房子,建房過程中損壞了腳下的菜,只見那菜的主人不但不為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寬容表示感激,反而三番兩次厚顏無恥地越過幾十米遠甚至還隔著人行道去挑釁,鄰居只好去請單位領導來處理問題,以為領導能給自己一個公道!哪知領導來到現場,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蓋房子小心點,不要損壞了人家的菜園」,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就是自家的菜園也要為蓋房子讓路呀!他不但不譴責侵占別人土地的人,反而讓被侵占的一家不要損壞別人的菜園。

從此,這個領導在我眼裡變得猙獰可惡。另一個「變壞了的大人」是我從朋友口中認識的,朋友跟我講起自己一段痛苦的經歷:她當時在一家不錯的單位工作,手中掌握著人的「生死大權」,可她身邊的人經常干一些違法亂紀甚至會導致死人的事,朋友怕出事,只好向單位領導反映情況,希望身處的工作壞境得到整治。可沒想到的是,那領導出於個人目的,不但不遏制這種混亂現象,反而出賣了她,結果可想而知,朋友同事的惡劣行徑暴露了,個人利益受到了損失,不禁群起而攻之,令她進退維谷,無法正常工作,只好要求調離了工作單位。我正納悶,朋友工作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跳槽?聽了這話,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現實是殘酷的,有時殘酷得令人難以承受。一個童心和良心都泯滅了的人,他們的人生不會走得很遠!

人的一生都是走在自認為是去往一個非要抵達不可的目的地的路上,這一過程中,我們往往步履匆匆,途中,或因某個原因,或為某個目的,而或多或少地說了一些違心的話,做了一些違心的事,但只要你的童心和良心只是一時的冰封,在某個時刻、某個不經意間,或在你一次觸景生情時想起自己曾經違心犯過的錯而內疚,或在夜深人靜時它出現在你的夢裡,甚至夢醒後懊悔得久久不能安然入眠,這都是你為曾經犯的錯所付出的代價。在我心目中,這樣的人仍然是我的朋友。

西方哲學家認為,人是生死之間的一個旅客,有時,生命短暫得令人心疼,何苦滋生那麼多的陰謀、機關與暗算,何必那麼世故和偏見。

朋友,如果你身邊還有童心未泯的人,請珍惜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