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後,生活越來越不順了,什麼原因?

2019-11-11     聖度文化

原創/作者聖度文化(侵權必究)

很多人學佛後,生活越來越不順,甚至要比學佛之前,煩惱更多了,這種情況往往是這兩個原因導致的。

第一點原因:執著了學佛。

有些人學佛後,每天都在執著學佛,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想著如何去空掉一切,如果能離一切相,如果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何能放下。因為你學佛執著在這些事上,所以就會導致越學佛煩惱就越多。

佛寶林寺

這時候應該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了,這樣學佛是否真的是在學佛?我們對照自己學佛是否走對了方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佛後,你的煩惱一定會越來越少,生活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如果學佛成為了你產生煩惱的原因,這個時候需要換個方式重新開始了。

佛法認為,生活中處處皆是道場,佛法就在世間,學佛不是為了要得到更多,而是要放下更多,如果你一邊工作,一邊吃飯,一邊還想著空啊有啊的,這就執著了,不僅當下的事情做不好,連什麼是放下也不能想明白。

普吉島的天壇大佛

學佛是要我們學會不執著一切,並且將自己的心安住在當下,如果時時刻刻想著佛法,而不去認真做好當下的事情,這樣去學佛,只能讓你煩惱越來越多,相反,適當的放下佛法,專注於做好當下的事情,或許有些問題,你不用去思考,自然就會迎刃而解,學佛也能不斷精進。

第二點原因:過去的因果。

很多人學佛後,喜歡對照自己的過去和現在,看一看是不是自己福報越來越大了,但很多人對照之後,都會有些失望。

日本禪宗佛像雕塑前特寫

這種情況其實跟你過去的因果有關係,也許你學佛後,經常行善積德,種下很多善因,但命運還是不順,這其實是你此刻種下的善因,還沒有馬上得到善果,而過去的因果,也沒有徹底消失造成的。

也許在很久之前,你曾造下過惡因,這個惡因還沒有形成惡果,或是已經成了惡果,所以就會導致你即便學佛了,也依然會命運不順,這個時候只要堅持繼續行善積德,這種不順就會越來越少。

我們雖然學佛了,但因果是不能互相抵消的,此刻的善行會在將來得到善果,但過去有過惡因,同樣也會形成惡果,所以並不是學佛後,命就會馬上變好,但只要堅持學下去,堅持行善積德,斷除一切惡行,未來命運就一定會變得更好。

學佛也可以理解為學習佛法,向佛學習,依照佛的教導來修行自己。而修行其實並不是打坐或念佛,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你如果信佛,請牢記這三句話,學佛路上會越走越順。

第一句話:學佛就是在學習做人。

如果一個人連人都沒有做好,又如何能做得了佛。佛只是覺悟的人,我們學佛其實也是在學如何做人,如果你能做到一個覺悟的人,你也就是與佛一樣了。

白色背景上笑佛雕像

如果不能把人做好,每天痴迷在學習佛理,或是執著在吃齋念佛上,其實並沒有真正領悟佛法,佛法不僅是出世間法,更是入世間法,學佛不是為了成佛,而是為了成為一個像佛一樣的覺者,只有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去做佛。

第二句話:學佛不必逃離生活。

我們學佛修行,不必跑到深山裡去面壁,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是道場,吃飯、睡覺、工作都是在修行,如果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只是愚痴的認為,只有打坐念佛才是修行,那就錯了。

大佛

學佛進步很快的人,都是在生活當中修行自己的人,《佛說善生經》中提到:「作為妻子要履行做妻子的責任,作為丈夫就要履行做丈夫的職責。」能在生活的當中,盡到自己的職責,不要逃避生活,孝順好父母,照顧好家人,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能盡心盡力去做好,這就是修行,也是可以讓你學佛路上,進步最快的修行之法。

六祖慧能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學佛不可以脫離生活,只有學會在喧鬧的環境中,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時刻保持內心的平靜,不執著學佛,也不執著生活,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只要心凈了,人在哪裡都是一樣的,如果心不凈,就算逃避到天涯海角,也還是不得清凈。

第三句話:當下你所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修行。

很多佛教的高僧大德們都認為,坐臥行走,都修行當中。修行不要去追求形式,能認真把當下的事情做好,不執著當下所做之事,這就是最好的修行。

如果你此刻正在吃飯,就好好去吃飯,不要讓自己的念頭在胡思亂想,把你的心安住在當下這一件事上,好好去體會吃飯的樂趣,或許你就會發現,原來道無處不在,原來修行也同樣無處不在。

感恩閱讀與分享。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ZXGYW4BMH2_cNUgtii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