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薪300的打工妹到月入上百萬的古風博主,李子柒是如何做到的

2019-12-12     手望Sowarm



這幾天,視頻博主李子柒又一次登上了熱搜。不是因為又製作出了驚艷世人的中國風視頻,而是因為一個微博話題——「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


支持李子柒的網友認為李子柒視頻中自給自足的鄉村生活表現的正是中國歷史悠久的隱士文化,而她視頻內容中的中國服飾、飲食、耕種、手工等等元素傳遍全球,這固然是中國文化輸出無疑。


李子柒視頻截圖


然而另一方面,反對者的聲音也是五花八門。


有人認為李子柒的視頻過度美化生活,不真實;也有人認為李子柒視頻中展現的生產方式過於古老落後,可能誤導外國人對中國現代農村的理解;更有甚者認為李子柒的視頻是有製作團隊的,所以有包裝炒作嫌疑的她擔當不起「文化輸出」的重任。


事實上有很多人,包括網絡上那些評論得振振有詞的人都並不是特別了解李子柒。她到底是什麼人,做了怎樣的事情,現在在國際上紅到什麼程度呢?


YouTube上現在關於中國最火的視頻 是李子柒


1990年,這個四川女孩出生在綿陽的一戶農家中。命運待她並不仁慈,打小父母雙亡的李子柒是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長大的。爺爺是木工兼鄉廚,奶奶是莊稼地里的一把好手,李子柒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被拉扯大。


14歲,本該在學校里無憂無慮地念書嬉戲的年紀,她卻因生活所迫來到城市打工。當服務員一個月領300塊錢的基本工資,勤儉的她已覺滿足。但爺爺奶奶年歲見長,她小小的肩膀上需要擔起更多的責任。


16歲,她開始跟師傅學打碟。從酒吧駐唱,到各種活動現場的DJ,她接下各種各樣自己並不喜歡的活,只為「能賺得多一些」。不喜歡酒吧的吵鬧,她最想要的生活一直都是回到農村安靜地過日子。


李子柒曾經在電視節目上說過的話 真·夢想成真的故事


如果不是後來爺爺去世,奶奶病重的變故,李子柒可能依舊是都市裡千千萬萬打工妹中的一員。放棄城市的工作回到鄉下照顧奶奶,為了維持生活,李子柒想到了開網店這個出路。


沒想到的是,她為兜售網店的食品自導自演的古風美食視頻意外地火了。


李子柒一開始做視頻只是為了兜售網店商品


風景如畫的鄉村田園,取之不竭的自然資源以及李子柒「採菊東籬下」般的悠然生活一下子就吸引了眾多粉絲。有人喜歡她視頻里的傳統中國風之美,有人喜歡她悠然生活的「治癒力量」,甚至有人說自己所有的農學知識都是來自她的視頻。


李子柒這一火,就從淘寶火到了微博。看到那麼多人喜歡她拍的短視頻,機靈的李子柒也開始投入更多精力到視頻的拍攝上。她在微博、Bilibil等網站上投放自己拍攝的短視頻,每個月又能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


砍竹子做家具


而她的視頻火到國外,其中還有一個「被迫營業」的小故事。


李子柒的粉絲越來越多起來後,有一些人試著將她的視頻「搬運」到外網上。一開始她自己是不介意的,但是後來,竟然有一個越南的視頻主在「搬運」她的視頻去發布的時候,改動了她的國籍。


因為這件觸碰到李子柒底線的事情,她才開始自己申請官方帳號將視頻同步到YouTube上,來防止更多侵犯她原創視頻的事情發生。沒想到這些夾雜著四川話,字幕是純中文的視頻竟然在國外也是火得一塌糊塗。


李子柒在傳統手工釀造醬油視頻中做的滷肉飯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人紅是非多」,這句話放到李子柒身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2017年初李子柒隨著短視頻的普及真正火了起來,然而各種惡意與質疑緊隨其後而來。先是有專業人士「分析」了她視頻的燈光、拍攝、剪輯等等,得出「李子柒請了攝影、特效等團隊」的結論。


「那麼漂亮會做菜?用腦子想想可能嗎?」、「李子柒只是經紀公司包裝出來的網紅,她只負責露個臉」之類的評論充斥在她的視頻下。為此,李子柒寫下萬字長文《我是怎麼火起來的》詳細回應,還放出自己按下拍攝鍵後過去操作再回來關掉錄像的原視頻。


李子柒「自證清白」的資料片段


但是「它們根本不在乎」。你不解釋,被抹黑。你解釋,它們說你是有公關團隊在「洗白」。休養了一段時間後復出的李子柒「賭氣」請了幾個助理成立團隊,到2019年受訪時她已淡定無比,「隨它們去吧,就當是誇我製作得好。」


在國外出名了之後,她又迎來了新一輪的無厘頭質疑。有網友說,李子柒鄉村生活的視頻之所以在外網火,是因為她迎合了外國人對中國「落後」的刻板印象。這樣子的文化宣傳是不利於中國形象的。


演繹中國傳統造紙術


事實上,所謂文化傳播、文化輸出的影響從來都是輸出者與接受者共同形成的。我們看日本忍者片、美國西部片的時候不會傻到認為外國人都是那樣生活的。


同理,外國人也不可能傻到認為中國人的生活都是「李子柒」式的。更何況,一個連英文翻譯都沒做,原視頻直接上傳到YouTube的短視頻系列,竟然也可以被貼上「迎合外國人」的標籤?


在這個問題上外國友人看得比網絡噴子們明白多了


2019年快結束了,李子柒依舊在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堅持著短視頻的製作。


往高了講,李子柒這些農家生活的短視頻暗合了陶淵明等古代文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種歸隱文化;而事實上,這個女孩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柴米油鹽間的生活智慧——我們如何在平凡生活中開出一朵全世界看好的花。



如果說這些以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生活方式為背景,用心創作出來的美好內容「不能代表中國」的話。


如果說這些讓無數人認識到我們的木藝、耕作、飲食文化的內容,讓無數外國人因為喜歡它而想要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內容都不算「文化輸出」的話。


那麼請問,什麼才叫文化輸出呢?


參考文獻:

微博 @李子柒

Bilibili視頻:《李子柒講述自己心酸經歷》《李子柒採訪》

新榜《專訪李子柒:14歲輟學打工,半路出家卻紅遍全網的古風博主》 文/王雅文

騰訊新聞 《李子柒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文/連清川

人民日報評論 《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

新華網 《讀懂「李子柒」,此中有真意!》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X4d_W4BMH2_cNUggV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