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玩具被搶,爸爸直接動手!孩子發生衝突,家長是否該出面?

2020-10-06     李姥姥話育兒

原標題:寶寶玩具被搶,爸爸直接動手!孩子發生衝突,家長是否該出面?

昨天在家長群里看到了一個消息,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內容其實很簡單:

因為不能遠遊,所以很多家長選擇了帶孩子去遊樂場或者是動物園,而兒子的家長群里一個家裡的二寶今年才5歲多,寶媽選擇帶她去動物園裡遊玩。

動物園裡有遊樂場,她的二寶在積木玩具池裡玩的不亦樂乎,在旁邊發生了一件讓寶媽很震驚的事情,旁邊玩玩具的一個小男孩把遊樂場的另外一個小男孩手上的玩具搶走了,沒想到讓人驚恐的一幕發生了,另外一個小男孩的媽媽直接跳入了海洋球池內,生氣的打了那個小男孩一個巴掌,搞得大家一陣驚慌,紛紛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了身邊。

01

當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產生了分歧,發生了矛盾,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要維護自己的孩子,這絕對是一種人之常情,但是作為家長來講,我們的身份比較特別,孩子畢竟是未成年人,而且很多孩子還處在懵懂的周期,作為家長二話不說,以大欺小,這是一種很過分的行為,孩子我們可以說他不懂事,但大人你還用不懂事來形容嗎?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的守護神,但是我們不應該為了這樣的一個身份,去肆意傷害別人的孩子!

家長群里瞬間就爆了,很多人說這並不是所謂的護子心切,這就是打著護子心切的名義在持強凌弱,這種素質怎麼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間,兩個人鬧了些矛盾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應該說普遍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作為家長的不能冷靜的或者是理智的去處理,而用自己的方式生硬的介入孩子之間的衝突,多半這是一種火上澆油的態度!

02

那作為家長,我們就放任孩子們發生這種矛盾嗎?

孩子發生這種矛盾,很多都是因為玩鬧起的小衝突,比如說爭奪一件玩具,就一句話的對錯起爭執,爭論自己對某個事物的看法,孩子都會有小矛盾,甚至有小摩擦的產生,但是孩子的世界畢竟是要他們自己才能聽得懂,上一秒兩個人可能爭到面紅耳赤,下一秒他們會馬上一笑泯恩仇,這一點是成人世界所無法理解的,所以我認為孩子之間的一些小摩擦,注意我的用詞是「小摩擦」,我們不需要介入,讓孩子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解決,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獨立面對事物的能力。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如果孩子之間的矛盾已經升級到了動手的地步,那我們必須要介入,但是我們的介入方式需要討論。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應該理性的引導孩子處理糾紛,如果是我們自己孩子的錯誤,我們絕對不能姑息,也絕對不能包庇,要指出他的錯誤,讓他積極的改正;如果別人家的孩子犯了錯誤,我們也不要忍氣吞聲,要積極的和對方家長溝通,讓雙方的家長一起冷靜處理這種矛盾。

所以當孩子起了衝突之後,我們要看一下自身的情況,再選擇是否介入,但是即使要介入也不能用暴力的手段來解決,因為暴力只會催生更多的暴力,而且也只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示範,不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我們應該教會孩子的是要讓他自己去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而不是替孩子解決一切問題,作為家長,說實話我們畢竟無法庇護孩子一輩子!

而作為家長保護孩子是我們的本質,但是用正確的方式保護孩子,其實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R0t_nQBd8y1i3sJOz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