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上工匯(ID:shanggonghui)
聰明的護士小姐姐都知道抽血後交代患者如何按壓針眼,看完本文之後相信你也能學會。
相信臨床上很多小姐姐一定聽到過患者這樣的吐槽:很多患者采完血胳膊淤青還鼓了個包,過了一星期,手臂還是又青又紫......
好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抽完血,棉簽一摁,手肘一屈,衣服一披,走人,繼續奔波於下個檢查項目。
途中,不時伸直手肘看看血止住了沒,沒有再重新夾緊,看上它幾個回合,最後覺得應該是止血了,棉簽一扔完事。隨後發現采血的地方,竟然紫了,或者還伴有酸痛感,此時的患者可能一心以為是你的技術很渣,其實呢,好的按壓手法和過硬的采血技術一樣重要哦!
患者對針眼的誤區:
好多患者認為抽血後只有一個針眼,實際上,采血針穿刺時有兩個針眼,一個是皮膚針眼,一個是血管針眼,而這兩個眼,往往因為操作者的手法、進針時的角度、皮膚的脂肪的厚薄、血管距離皮膚的深淺程度這些方面的不同,使得不是所有的采血針可以同時進入皮膚和血管,有時是進入皮膚後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動一段小距離才進入血管,也就是所謂的血管針眼。你習以為常的按壓方式只按壓了皮膚針眼,而忽略了血管針眼。另外,屈起手臂不能有效止血且容易形成皮下淤血。
為什麼不能屈起手臂呢?
因為有效降低靜脈采血後按壓時血管內壓力,可以有效減少血液從血管針眼滲漏導致皮下淤血(也就是你們看到的手部淤青) ,當你屈起肘部時,阻礙了肘部靜脈回流,因而增加了肘部靜脈的血管內壓力,故血液極易從血管針眼滲出,形成皮下淤血,也就是你看到的抽血部位淤青。
簡單的來說,就是當橡皮水管破了一個小小的洞,如果你把破洞的前後屈起形成一個夾角,即便你堵住了小洞,水也會由於前後擠壓的力從小洞泄出來,而當你把橡皮水管平放,堵住出水點,它就還是朝原來方向繼續流動,不易從出水點泄出。
正確的按壓方式
抽血完畢後,在針尖抽離你皮膚的瞬間,馬上將無菌棉簽與穿刺點所在的血管平行直壓其上 4—5 分鐘,棉簽頂端應超過皮膚針眼近心端(靠近心臟方向)50px,這樣,就同時按壓了皮膚針眼和血管針眼。同時要注意的是,在按壓的時候,你的肘部應該是伸直的!由於血管的原因,有些人還需要在手腕部或手背處進行抽血,這時,為防止按壓點滑脫或按壓力度不夠,在用一隻手的大拇指按壓棉簽頂端的同時另外四個手指在另一側對應按壓,形成上下兩個支點,這樣就能確保止血效果啦!(如圖所示)
圖一:手臂處按壓
圖二:手腕處按壓
圖三:手背處按壓
護患配合是很重要的事情,下次抽完血記得交待患者好好按壓,千萬不要再被患者誤認為是自己的扎針技術不過關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BzsGG4BMH2_cNUgOx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