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至上,情境無邪,這是當代著名畫家、江南「畫鹿聖手」陳志精先生數十年的繪畫追求。在他心中和筆下的花鳥畫,始終充滿了熱烈的生活情趣和生命精神,始終向讀者傳達著花鳥畫家所需的正能量。他的畫完全把自己的個性、人格及其素質釋放了出來。
陳志精:浙江上虞人,生於1949年8月。1977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國家一級美術師,供職於池州市文化局創作研究室。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池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池州市文聯副主席,池州市政協委員。
陳志精先生在對筆墨、造型、意境的不斷探索追求中,創造了屬於他自己的筆路,自己的造型和風貌。他的畫從筆墨語言中出發,在繪畫美感中達到了一位當代名家的高度,儘可能地抒發著屬於江南文化的地理氣息和人文氣質。
他是位非常有個性的人,質樸、幹練、素雅,他的花鳥畫與他的性格特點有一種高度天然的契合。他的筆墨所能達到的簡練意境,是多麼地單純而有力量!
國畫大師徐悲鴻論及花鳥畫創作時,曾有一段在中國美術史中令人難忘的表述:「吾國最高美術屬於畫,畫中最美之品為花鳥,山水次之,人物最卑。」他進而表示:「也許因為中國得天獨厚,有堅勁而純潔的梅花、飄逸的蘭草、幽秀的水仙……確實能表現中國藝人的獨特品性、中國民族的特殊精神。」
徐悲鴻指出,中國花鳥畫的脈絡之繁盛,生命力之強,「尚未見何邦與頡頏者」。誠然,中國花鳥畫的傳統源遠流長。最早的花鳥畫作品,是現今收藏於美國奈爾遜愛金斯博物館陶樓上的畫作,畫的是一群烏鴉在樹上徘徊。
魏晉就已有擅長花鳥畫的名家了,到五代的徐熙、黃荃完全成熟,比西方要早。再到趙佶、文同,後到青藤、白陽、八大,延至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中國花鳥畫的俊逸華章「真足沾溉百代」。
在無以計數的花鳥畫家中,但總有一些鳳毛麟角的存在。江南「畫鹿聖手」陳志精先生可謂是這「鳳毛麟角」之一。他的筆墨容納了深厚的文化與藝術內涵,既有延續性,又當隨時代而變,這才是傳統藝術當下性的要義所在。
在陳志精先生的花鳥畫素材中,有兩個重要的意象——鹿與鶴。尤其是鹿,是當代獨一無二的筆墨表現。在眾多的傳統素材中,陳志精先生認為鹿是中國精神文化中靈動與旺盛生命力的象徵,是自然與自由的精靈,
因此,他用自己獨有的筆墨與思想重新進行了抒寫,隨緣隨性地恣意抒寫,讓「鹿」成為了他在中國花鳥畫領域的獨有繪畫符號。人稱「江南畫鹿聖手」,名不虛傳!
陳志精先生繪畫上還有重要的「另一隻手」——江南山水。他的山水畫視野非常宏闊,注意對自然場景進行有意的再組織,使畫面生出一種新的境界,將心中的地理坐標與人文情懷完美地融合於筆墨之中,呈現出意滿滿、趣悠悠、濕漉漉的江南民居圖。
寓興又寫意,讓畫面中人與物的主客對應關係,和諧而有趣。這種山水畫風格,不禁又讓人想起陳志精先生的為人。心誠。情真。畫山水也莫不如此,只有做到心誠,才能正意、格物、致和;
只有做到情真,才能將心源與造化統一起來,讓讀者真情體驗到繪畫者的精神思想與文化內涵。「始於立意,歸於用筆,」但最後又把思想中的一切歸還給讀者,這才是一位大徹大悟的藝術家,有血有肉的藝術家,陳志精先生是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