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繳費基數降低後,會對退休金的待遇有影響嗎?
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繳費基礎在降低了之後,他們的退休金待遇會隨之降低嗎?其實對於這一問題大家都是很好奇的,畢竟現在有很多人都是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進行繳納社保的,其實對於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繳費基數是根據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來進行一個調整的,每一年都是會有一個變化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社保繳費基數每一年都是會有一個新變化的原因,實際上都是按照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的比例來進行遞增的。
在2019年的時候,出現了社保繳費的綜合方案,在這一方案當中明確的提出了社保繳費基數是採用了私營企業和非私營企業,加權全口徑的計算方式進行確定社保的繳費基數的。按照這樣的方式來算已經是打破了原本的按照飛私營企業的平均工資確定社保基數的這一方式,對於這一繳費基數也是有所下降了。
對於原本就是按照最低繳費水平進行繳納的社保人群,他們的社保繳費再一次的價格低了一個水平,在這時候不由得就會擔心擔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退休金待遇,實際上通過2019年的退休人群已經是得到了一個明確的答案了,這一個退休金是採取了過渡性的辦法,也就意味著這一個退休金並不完全是按照全口徑進行計算的,依舊按照以往的非私營企業的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自己退休金的待遇。在2019年實施社保改革之後,單位是需要給員工進行繳納社保,但是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他們在社保新規之後,繳費基數就下降了,對於以後的退休金到底該如何計算才合理呢?
首先就是養老金的技術,這一部分倒計時是根據所累積的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也就是每年在繳費時候所選擇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三百之間的一個繳費比例)這一個是跟我們的繳費基數沒有關係的,即便是繳費基數很低也是可以去選擇一個高一點的繳費指數的,這是不會影響到我們的退休金待遇。
其次就是國家的規定,通過2019年的社保變革,最大的變化也就是減稅降費政策,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一個考慮。第三點是靈活就業人員,因為這一部分人他們是沒有固定的工作的,但是他們也是希望自己在退休之後是能夠有一定的退休金收入,能夠有一份比較高的退休金,因此可以通過靈活就業人員的方式進行參保,等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之後就能夠有養老保障了,不過這一份職工養老保險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會負擔大一些,社保費用都是需要他們自己去承擔的,不像是企業單位的人員,他們有公司幫他們去承擔一部分。還有就是新規繳費,按照這一方式,靈活就業人員他們可以在一定範圍之內資源的選擇繳費基數。
最後也就是新規其實對於靈活就業人員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我們的繳費繳納多了也是自己的選擇,繳納少了也是自己的選擇,我們自己做出的選擇都是需要自己去承擔的,那麼在這時候其實也是希望大家可以很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所以說這樣的政策其實主要針對的還是事業單位繳費那社保的人群,對於靈活就業人員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但也都是可以有效的減少、降低自己的經濟負擔。關於如何讓自己可以獲得一個更高水平的養老金,我們還是需要去提高自己的繳費年限,提高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保證好自己可以有一個連續不斷的繳費,才可以使我們個人擁有一個比較長的繳費年限,在這樣的基礎上最好是能夠提高平均繳費指數,只要這兩者都提高了,其實我們最後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金自然也就可以多了,退休之後能夠過上更加舒服的生活。至少在經濟上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我們也是要在自己的經濟條件上去選擇,如果說收入就是沒有那麼高,但是非要選擇那麼高的標準進行繳納的話,在這時候就會影響到我們當下的生活了,試想一下現在的生活都保證不了了,保障到未來的生活有什麼用呢?所以還是需要合理的進行一個選擇,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相信大家看到這裡也是可以清楚的知道關於社保的這些問題了。如果還有什麼疑問的話,可以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