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今日分享山水畫大師葉瑞琨先生的作品。
「許多人覺得這是一個流行的時代,其實不是,流星永遠有,恆星卻是必須有的。文化藝術,是向內的,是人與大自然溝通以後,在內心中產生了一種理!」——葉瑞琨
葉瑞琨1954年出生於成都,是我國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中國畫學會的副會長,師從著名山水畫大師岑學恭先生,「三峽畫派」的創始人。葉瑞琨多年苦心鑽研所呈現的山水畫作品,細處精雅、大處深得、墨彩紛呈、整體澄明深化,擁有大氣一魄。代表作品有:1987年《轉戰之前》、1994年《夾江山色》、2003年《雪山圖》等。
葉瑞琨先生,用筆與自然鑄就了寫意的人生,是川派的畫家。
「文學藝術,是向內的。它不是向大自然索取,它是因為和大自然溝通了以後,在自己的內心裏面尋找一種理,這種理歸結出來之後,就是人與自然共行的那種道!」——葉瑞琨
葉瑞琨先生從1974年正式學畫,到目前已有48年。他當過知青、當過工人,當了半天的解放軍,最後做到了一個畫院,做了一個職業的創作畫家。
葉瑞琨先生喜歡石頭、木頭和遊歷,這些在他的作品中均有體現。
「中國繪畫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文化認識上出現了偏差,在很多文化人的心中覺得,科學技術的發達,成就藝術的發展,其實兩者是恰恰相反的,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是兩個概念,一個是科技術性的,一個是理想型的,因為中國人在和大自然溝通的時候,是用情感符號來表達繪畫作品的。中國的繪畫是在平靜中處理自己的情感。」——葉瑞琨
我們在他的水色畫面中感受到了意境,感受到了美的傳達,在「水」與「色」中營造了奇遇,此時此刻心如止水,一切都變得淡然了……
葉瑞琨先生說:「我們那個時候畫畫很簡單,就是想成為一個大畫家,因為那個時候畫也賣不出好價錢,筆墨一定要乾乾淨淨。實際上每一個時代都會出大師,因為這個時代瞬息萬變,太快。不像以前那種比較恆定的形式,容易出現很高的大師,現在也會出大師,這個大師是引領著時代、潮流的人。一個時代,沒有一個兩個引領的人,這個時代也不叫時代了,許多人覺得這是一個流行的時代,其實不是,流星永遠有,恆星卻是必須有的。」——葉瑞琨
無論你是流星,還是恆星,每個人都有機會,每個人都可以表現,這就是新時代。值得加油!
小編向藝術家們致敬。
歡迎您關注,歡迎您留言和點贊,讓我們相互學習共同增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