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拍攝到:創造恆星的景象!距離我們才16萬光年遠

2020-06-12     博科園

原標題:哈勃望遠鏡拍攝到:創造恆星的景象!距離我們才16萬光年遠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創造恆星的景象,位於著名狼蛛星雲的郊區附近。這個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雲,以及它周圍許多年輕的大質量恆星,是研究大質量恆星誕生的完美實驗室。在這張由NASA/E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中,明亮的粉紅色星雲和圍繞著它年輕的恆星被命名為LHA 120-N150。這個太空區域位於狼蛛星雲的外圍,這是宇宙已知的最大恆星苗圃之一。

該星雲位於大麥哲倫星雲中,距離我們超過16萬光年,大麥哲倫星雲是一個環繞銀河系運行的不規則矮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在過去曾有過一次或多次近距離接觸,可能是與小麥哲倫星雲相遇。這些相互作用在我們小小的鄰居身上,造成了一段高能恆星形成的插曲,其中一部分可以看到,就是狼蛛星雲。狼蛛星雲也被稱為30 Doradus或NGC2070,其名字源於明亮斑塊的排列,這些斑塊有點像狼蛛的腿。

狼蛛星雲直徑接近1000光年,感覺近在咫尺,大麥哲倫星雲的有利傾斜度,以及沒有中間塵埃,使狼蛛星雲成為研究恆星,特別是大質量恆星形成的最佳實驗室之一,狼蛛星雲擁有異常高密度的大質量恆星,通常被稱為超級星團。天文學家研究了LHA120-N150,以更多地了解大質量恆星形成的環境。大質量恆星形成的理論模型表明,它們應該在星團內形成;但觀察表明,高達10%的大質量恆星是孤立形成的。

巨大的狼蛛星雲及其眾多子結構是解開這一謎團的完美實驗室,因為在它裡面,大質量恆星既可以作為星團的成員被發現,也可以作為孤立的恆星被發現。在哈勃望遠鏡幫助下,天文學家試圖找出星雲中可見孤立恆星是真正單獨形成的,還是只是離開了它們的恆星兄弟姐妹。然而,這樣的研究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年輕恆星在完全形成之前(特別是大質量的恆星)看起來非常類似於緻密的塵埃。

LHA 120-N 150包含幾十個這樣的對象,它們來源的混合體可能是年輕的恆星天體,另一些可能是塵埃團。只有詳細的分析和觀測才能揭示它們的本質,這將有助於最終解決大質量恆星起源這一懸而未決的問題。哈勃望遠鏡在過去觀察過狼蛛星雲及其子結構,天文學家對恆星的形成和演化非常感興趣,其研究發現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觀測表明,在銀河系視場中,有相當一部分O星似乎是孤立形成的,或者是以低質量星團中(<100${M}{\ODOT}$)形成。

這些顯然是在星團外形成的大質量恆星存在,挑戰了普遍接受的理論:即恆星形成必須發生在星團環境中。為了了解這些恆星形成的物理條件,有必要在孤立的大質量恆星還在形成時觀察它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觀測到了大麥哲倫星雲中7顆最孤立的大質量(>8${M}_{\ODOT}$)年輕恆星(MYSO)。觀測表明,雖然這些年輕恆星遠離其他星團星雲,甚至是已知的巨型分子雲,但它們實際上根本不是孤立的。

博科園|研究/來自:歐空局/哈勃信息中心
參考期刊《天體物理學》
DOI: 10.3847/1538-4357/834/1/94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lY8qnIBiuFnsJQVdV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