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Chicology公眾號,歡迎關注我們。
Balenciaga七夕限定系列一經推出,因為充滿土味的90年代鄉村照相館風格,引起大家熱議。
正統體系下出身的專業人士,用「禮崩樂壞」來形容這一次的視覺表達。當然也有站在品牌一邊的,說塗鴉英文的時候沒見你們說土,現在怎麼寫個中國字就土了。說實話,這次寫著「我愛你」「你愛我」的包包本身一點都不難看,雖然也不是多麼好看,但絕對不土。而讓大家有點接受無能的是形象廣告的風格,那是一種大多數80後都還算熟悉的風格,流行於上個世紀,常常跟五顏六色的非主流髮型聯繫在一起。
毫無疑問,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得了,Cristóbal Balenciaga老先生的棺材板是不是還能壓得牢,這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限定系列。它賺足了人們的眼球,賺足了討論度,七夕系列各家品牌年年有,試問哪一次做到這樣的專注度?
我個人,當然是在心裡大叫「什麼鬼!!」,但理智還是告訴我,首先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品牌營銷,其次你不買帳不代表別人不買帳,另外如果真的欣賞無能可能是自己過時了。這次的事情,讓很多人都在詢問巴黎世家的「身世」,「是不是一個中國品牌?」。無意做科普,因為科普是百度百科的責任。
在這裡翻出去年一個在馬德里的展覽,恰恰是巴黎世家本來應該有的樣子。
2018年末的時候,總結和推薦了今年值得專程搭飛機去參觀的展覽,其中一場就是Cristóbal Balenciaga在馬德里Thyssen-Bornemisza的展覽。2019,這位被翻譯成「巴黎世家」的設計師,終於回到自己的故鄉,迎來一場時裝和藝術,現在和過去的時空對話。20世紀50年代的時裝,穿越到了中世紀或者文藝復興時期。
現在說起西班牙時尚,你腦子裡會想到什麼?快時尚一定占有一席之地,威震四方的ZARA來自西班牙,緊隨其後的還有一個Mango。但可能並不太清楚,「巴黎世家」也就是Balenciaga本人,其實並不是巴黎人,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西班牙人。
Cristóbal Balenciaga
毫無疑問是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設計師,可能沒有之一,連Christen Dior本人都非常尊敬和佩服這位跟自己同時代的,來自西班牙一個小漁村的設計師。
在「巴黎世家」本人在1937年定居巴黎之前,他已經在西班牙擁有兩間時裝店了。一家在馬德里的Caballero de Gracia(1993年),另一家在巴塞隆納的Santa Teresa(1935年)。經濟大蕭條(1929年至1933年之間)之後的一段時間,似乎是出於對美與奢侈渴望的回應,眾多設計師紛紛湧現,而Cristóbal Balenciaga卻一直安靜等到戰爭後期,才開始向世界顯露他傑出的天才。
有評論說:「或許是多年來悲劇性的戰爭生涯更加滋潤了他猶如西班牙清教徒式的風格」。
在去掉一切人工的雕琢,在50年代,Cristóbal Balenciaga引領著一種收放自如,具有嚴格的幾何廓形,將服裝視若建築空間的流派。現在常常出現在各個設計師靈感來源的「建築」二字,鼻祖其實是Cristóbal Balenciaga。
這個世界上可能再也沒有一個設計師,能將柔軟的面料做出Cristóbal Balenciaga式的硬挺的建築感。在面料科技遠沒有今天發達的50年代,如果沒有對於面料質感了如指掌,又怎麼能夠能夠設計和製作出如此這般「里程碑式的服裝」?他設計的服裝猶如雕塑大理石,真正滲透到面料的本質精神中。
Cristóbal Balenciaga所創造的風格仿佛就是他本人個性的寫照:專注且慷慨。
他不僅僅影響了他那個年代與那個年代的設計師,且對後繼者同樣影響深遠。他同時還是個信念堅定的人,他拒絕向外國買手銷售胚布版樣,大力反對Christen Dior分銷胚布版和設計通俗化的經營之道。他也非常非常抵制授權特許經營,他常常以五個字嚴辭拒絕那些向他建議高級成衣(Ready-to-wear)的生產商,他會說:「我不會賣身」。對Cristóbal Balenciaga而言,唯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塑造完美的女人,賦予她們高雅,神聖和誘惑。
雖然跟Dior比起來,這個來自西班牙的異鄉人較晚入行,在如何經營服裝品牌上,兩人的觀念不盡相同。
但Dior從來沒有吝嗇過自己對於Cristóbal Balenciaga的欣賞,說,誰都沒有資格在Cristóbal Balenciaga面前稱自己為大師。
但是,他們並不是走得很近的朋友,他們的友誼帶著某種默契,卻也涇渭分明。1949年7月,距離時裝周開始前8天,紡織行業大罷工,Dior的工作室因為薪資本來就比別人高,並未受到影響。他曾向Cristóbal Balenciaga提出可以借用他的工作室以解燃眉之急,但Cristóbal Balenciaga拒絕了。
Cristóbal Balenciaga肖像
但另外一件事情又說明了他們之間精神上的神交,他們曾同時受某面料商的邀請,用新的「絲絨」面料設計衣服。有一天,Cristóbal Balenciaga給Dior打電話詢問他設計的進度,並且表示這麼難看的面料要怎麼設計。Dior同樣表達了對於這種面料的無奈,於是倆人雙雙拒絕了面料商。Cristóbal Balenciaga生性害羞,所以他並沒有出現在Dior的葬禮上,但是葬禮上一個最為隆重華麗的花圈上寫著正是Cristóbal Balenciaga的名字。
這次在馬德里的展覽,將Cristóbal Balenciaga的作品跟西班牙繪畫放在一起。
約翰•伯格在《觀看之道》裡面,探討了如今我們觀看古典油畫的方式。因為方式的改變,古典歐洲油畫的價值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在這場展覽中,也能夠感覺到,當一件衣服只是單獨出現的時候,那只是一件好看或者不好看的衣服。而當一件衣服和一幅歐洲古典油畫同時出現的時候,這影響了我們看衣服和看畫的眼睛和大腦。在這些被安排過的聯繫中,我們似乎也越發了解其中的奧秘。似乎在對於Cristóbal Balenciaga身份認同的問題上,有了一個模糊又明確的答案。
這個展覽無疑是好看的,是讓人眼花繚亂的,是非常花心思的。
但確實,用《觀看之道》的理論,批判地看這場展覽也是必要的。
text :盧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圖片來源: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擅轉至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