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短視頻找樂子,打遊戲尋刺激,農村娃生活被電子產品「打了包」

2019-12-12     鋤禾園

還有一個月過年了,農村的娃們要放寒假了。您印象中的農村娃在這個寒假裡會做點啥呢?滑冰玩水?玩煙花鞭炮?還是宅在家裡看電視?其實都不是,這些玩法都是老黃曆了。農村孩子的正確過寒假方式是:刷短視頻找樂子,打遊戲尋刺激,看直播、刷禮物圖新鮮……

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農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已經遠超城市孩子。這是因為農村孩子的父母多在外地務工,缺乏管束,也有因為農村人口外遷帶來的課外生活單調等原因。並且農村孩子的近視問題也有追趕城市孩子的趨勢,一些原本發生在城市孩子身上的精神頹喪、孤獨自閉、價值觀混亂等現象也漸漸出現在農村孩子身上。電子產品「打包」了農村娃的生活在這一代農村娃身上並不罕見。

近年來農村也修建了一些文化廣場,本來是想讓農村人也有遛彎和散步的地方,讓農村人的生活品質得以提高,孩子們能夠開心的玩耍。可是在這些村鎮文化廣場上,我們卻能經常看到孩子們手持手機和小夥伴們,或站或蹲,或直接坐在廣場上,並肩「開黑」打遊戲,直到手機玩沒了電才罷手。問起為啥不回家玩,孩子們則統一的答案:回家打遊戲手機會被沒收。

至於影不影響學習成績,孩子們則低頭不語。而他們引以為豪的則是「我是星耀段位,每次取到人頭就像考了90分,很自豪」 。可見,孩子們雖然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挨過批評不願多說,但是自己在遊戲上的「戰績」卻是讓孩子們難掩興奮。

曾經有一篇廣東潮州小學校長陳金山的報道,在說起現在學生玩電子產品上,他說:學校近三成高年級學生都有手機。那廣東是經濟發達地區,在貧困地方應該不會出現了吧?正在西部某農村中學支教的霍可涵說,他支教的學校是國家級貧困縣,可他帶的班級有一半的學生擁有手機,並且很大一部分是學生自己偷偷買的。因為學校在校內嚴禁玩手機,所以每到周末就成了學生們「放飛自我」的時間。

有報道在去年提到:農村學生的視力不良上升速度已經超過了城市。在《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兒童校外生活狀況》中更是指出:農村兒童每天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108.18分鐘)明顯高於城市兒童(88.40分鐘)。這一點,還可以從寧夏銀川的一所農村初中班主任樊起成的說法中得到印證,他說:我每次路過教室都能發現上課偷偷玩手機的,如果學生兩眼視力差距大,肯定是躲在被窩側臥玩手機造成的。

為啥原本擁有比城市孩子更健康體魄的農村孩子,一旦沾上電子產品,就變得「宅」和「喪」了呢?其實這是和農村孩子所處的環境有關。家中親情的缺失,年邁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體力有限,加上交流有限,孩子就會更加依賴電子產品來度日,這樣下去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顯得「宅」。看似他們在朋友圈、QQ裡面社交廣泛,互動頻繁,其實缺乏面對面的溝通能力,更缺乏團隊合作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XvJ-24BMH2_cNUglY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