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首奪金熊,寶藍金雞百花,中國電影史不可忽視的一抹紅

2019-11-10     樊登年輪學堂


大家好,樊登年輪學堂每天會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部經典老電影,與電影一起回憶我們年少時的回憶。

今天要分享的是張藝謀的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紅高粱》。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

1988年《紅高粱》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原著小說作者莫言也是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影片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曆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夥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

九兒19歲時,不得不嫁在十八里坡開燒酒作坊的五十多歲的李大頭。

按鄉規,新娘子要被顛轎的方法折騰一番,但不管轎夫怎樣折騰,九兒始終不吭聲。九兒到了十八里坡後,與余占鰲發生了感情。

不久,李大頭死了,眾夥計不想再乾了,九兒勸住了眾夥計,又撐起了燒酒作坊。

土匪禿三炮劫走了九兒,羅漢大叔和夥計們湊錢又將九兒贖了回來。

但余占鰲看到九兒頭髮凌亂,非常生氣,跑去找禿三炮,將菜刀架在他的脖上,直到禿三炮用腦袋保證沒有動九兒,余占鰲才罷休。

余占鰲在剛釀好的高粱酒里撒了一泡尿,沒想到高粱酒的味道格外好,九兒給它取名叫十八里紅。

九兒的兒子9歲那年,日本鬼子到了青沙口,燒殺搶掠。

九兒搬出被日本鬼子殺害的羅漢大叔當年釀的十八里紅給夥計們喝,大家鬥志昂揚地去打鬼子。

九兒挑著做好的飯菜去犒勞余占鰲他們,卻被鬼子軍車上的機槍給打死。

憤怒的余占鰲和大夥抱著火罐、土雷沖向日本軍車。塵埃過後,余占鰲拉著兒子的手,掙扎地來到九兒的屍體旁。

日食,九兒的兒子放聲唱起了童謠:"娘,上西南,寬寬的大路,長長的寶船" 。

當年,張藝謀以800元人民幣從莫言手中拿下了《紅高粱》的電影改編權。出於山東民俗方面的考慮,莫言也參予其中。也正是在莫言的幫持下,當地縣委批了五噸化肥,才使那些行將枯萎的高粱地重又茁壯生長起來。

莫言回憶當年:

「1987年,我在高密,張藝謀把他的定稿拿給我看,定稿跟我們原來的劇本完全不是一碼事了。張藝謀實際上作了大量的精簡。我當時看了覺得很驚訝。這點兒東西,幾十個場景、幾十個細節就能拍成電影?後來,我明白了,電影不需要太多的東西。比如「顛轎」一場戲,劇本里幾句話,在電影里,就「顛」了5分鐘。」

《紅高粱》劇組選演員實際上出發點特別簡單,沒有任何功利的想法,就是想找長得像的人物。

選擇姜文也是如此,雖然姜文在演《紅高粱》之前已經演過謝晉導演的《芙蓉鎮》了,但是劇組導演有意不去看《芙蓉鎮》,如果看過他演的秦書田,或許就不會選他演《紅高粱》中"我爺爺"這個角色。

《紅高粱》是鞏俐參演的第一部電影,22歲的她,當時還在中央戲劇學院學表演,被推薦獲得了這個角色。

1987年,《紅高粱》是張藝謀和鞏俐的第一次合作,這對中國影壇的黃金搭檔就是從此開始了他們輝煌的電影道路,《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等,一直到1995年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宣告了合作的終止。

此後,張藝謀獨自走上了他的《英雄》之路。

電影免費觀看方法:私信回復「電影」,觀看經典電影《紅高粱》

樊登年輪學堂,每天分享一部經典電影,與你一起回憶電影時光。

來源:網絡,編輯:雲飛揚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喜歡這篇文章,點個好看,留言評論

點擊關注更多好看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UiuxW8BjYh_GJGVkp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