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於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而隨著數字貨幣市場後起之秀不斷,各國央行也終於開始加快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發行進程,當區塊鏈與央行數字貨幣逐步走近,似乎很多人恍然發覺,原來比特幣並不是洪水猛獸。
作為加密貨幣的鼻祖,比特幣的價值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儘管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比特幣漲到一百萬美元,但是確實很多人開始將它納入自己的投資選擇中,他們相信的是比特幣的價格在未來會繼續上漲,就這樣,這些人成為了「HODLER」。
根據Coinmetrics 最近發布的一份加密貨幣估值報告顯示,截至3月1日,已有42%的比特幣UTXO在兩年或更長時間內沒有移動過。
HODL Wave 是大量比特幣積累的時期,可以通過比特幣未花費的交易輸出(UTXO)進行監視。當給礦工塊獎勵時,會創建一個UTXO,當BTC被用完時,UTXO成為接收比特幣用戶的輸入,並且任何更改都將作為不同的UTXO發送回輸出者。
每個BTC交易都由輸入(已用完BTC)和UTXO(未用完BTC)組成,UTXO分析使分析師能夠通過分析自使用UTXO進行交易以來,已經花費了多長時間來大致評估投資者積極持有的比特幣數量。時間周期越長,表明未移動和長期保存的可能性就越大。
可能對於不清楚比特幣本質的很多讀者會有疑惑,既然比特幣都這麼大體量的不進行交易,是不是代表比特幣將會大跌?事實上恰恰相反,這可能是一個基本跡象,表明比特幣正準備在五月份減半之後向史上新高再次衝刺。
比特幣的基礎設計結構中其本身是有固定的總量上限的(2100萬枚),目前開採出來的量是18251475枚,這意味著後續能挖出來的比特幣只有2748525枚,而今年5月份比特幣將迎來其誕生至今的第三次區塊獎勵減半,在獎勵減半完成後,想要挖出一枚比特幣的難度將會增加,當Hodler比率(即上述的持幣不交易占比)增長,市面上流通的比特幣將會變得更加稀缺,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比特幣的價格反而可能會逐步上漲。
簡單類比一下,就是我們的人民幣,它主要只在我們國內進行頻繁流通,當央行選擇回購收回部分人民幣,一時間貨幣總量減少,但是社會總生產力不變,那麼你用一塊錢能買到的東西也就會變多,這一塊錢也就會變得更「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