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到今天,自動擋成標配,為何歐洲偏愛手動擋汽車?

2020-04-09     行攝漫記

記得多年前,很多人購車時都會問:到底是買手動擋呢?還是自動擋呢?但時代也在進步,近兩年許多人認為,手動擋過時了,手動擋太麻煩,都選擇自動擋車型,這個問題似乎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2018年,冷哥還在西班牙讀書的時候,發現在歐洲很多人依然鍾愛手動擋車型,為什麼在亞歐大陸的兩端有著截然不同的情況呢?今天正好聊到這個話題,我就來簡單的分析分析。

當然,本文提到的「自動擋」是泛指,包括AT、CVT、DCT甚至AMT變速箱,本文中,冷哥將它們統稱為「自動擋」。手動擋就無所謂了,如果您不去糾結賽車使用的序列換擋變速箱問題,那都是咱們日常駕駛的5MT或6MT等車型。

要分析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手動擋和自動擋各自的特點。手動變速箱作為一種傳統的變速模式,有著結構簡單、可靠、廉價以及可以擁有更多操控感的特點。而自動擋變速箱相對結構複雜,成本高一些,靠電腦自動匹配擋位,而人為操作的部分較少,可切換手動模式也是千奇百怪,沒有直接放一個擋杆在那裡經得折騰。那麼既然汽車是一個工具,當然是選擇更為適合自己的配置了。(這裡我們避開現實中存在的一部分面子購車群體不談)今天我們就從這一點上分析我國和歐洲的人們對於用車需求上的不同。

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私家車的保有量也在逐年攀升。帶來發展的同時,交通擁堵等問題也逐漸呈現在大家的面前。汽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可以提供便利通勤的工具而言,操作更為簡單,方便是至關重要的,那麼自動擋車型自然成為了國人的購車首選。要知道在早晚高峰期的時候駕駛手動擋汽車,那可是一種嘗盡世間悲歡離合的酸爽啊!

另外,由於普遍的購車習慣,汽車廠商在產品生產的時候為了迎合市場,也漸漸的取消或者減少了手動擋車型的生產,這也直接導致了國內的手動擋車型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當然這裡說的只是就大部分情況而言,自然也不乏一些追求極致操控樂趣的愛車之人,或者說將汽車當做大玩具的玩家們,依舊始終如初的愛著手動擋。

再來說一下為什麼歐洲人這麼多年來又偏愛手動擋呢?歐洲可以說是汽車的搖籃,很多新的或者說先進的汽車技術都來自歐洲。在歐洲的街頭不乏很多非常老的汽車,歐洲經歷了多年的汽車產業發展,當地人也已經度過了極力追求新車的時期。這也是導致歐洲街頭部分車輛是手動擋的原因,因為老車那時候只有手動擋。

另外,以實用為主的歐洲人即使購買新車也會首先考慮手動擋,因為人口較少的原因,使得沒有擁堵到爆炸的上下班高峰期,駕駛手動擋車型也不會覺得特別的疲憊。我在歐洲讀書時候的觀察發現,歐洲人似乎特別好動,除了工作不積極以外,其他事情都特別積極,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這也正好符合他們喜歡手動擋車型的特性,不然那無處安放的左腿一定特別難受。

另外歐洲人對於周末郊遊也是十分熱愛的,要知道人口稀少的國家的郊外車輛也是非常少的,駕駛手動擋汽車也有助於緩解長時間駕駛的疲勞。當然這也是對於大多數的情況分析,一般公共運輸,汽車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就比如歐洲計程車和公交車絕大部分就是自動擋車型,還有就是一些老年人以及殘疾人也會選擇自動擋車型作為自己的交通工具。

最後咱要說的是汽車文化。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汽車由卡爾本茨在德國製造出來,後音譯為「奔馳」;而世界上首次實現汽車的流水線生產的是美國福特,使汽車能夠成為生活日常用品。這一點說明,汽車文化在歐美國家已經是根深蒂固,而不單純是一個生活剛需用品。

而對於我國來說,雖然我們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也擁有屬於自己品牌的汽車,但底子較薄還是現實中存在的。咱們造汽車、買汽車,還是首先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甚至人生當中第一輛車,因此就需要一步到位,包羅萬象。比如大空間、高科技、性價比、通勤方便諸多因素在內,面面俱到,方便實用功能多即可,因此比較麻煩的手動擋就不會作為首選。

當然,冷哥分析這些,並不是要說到底是自動擋還是手動擋才好,功能用途各不一樣,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只是淺談一下文化習慣和歷史發展造成的現狀情況,最後也衷心希望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能迅速成為世界品牌。我在歐洲讀過書,但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話又說回來,其實買車這個事情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對自己來說實用的就好。畢竟車是自己開,是好是壞也是自己知道,不是嗎?

文 | 冷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LuWlHEBrZ4kL1ViDH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