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了歐洲,是俄羅斯兄弟,盛產美女,卻在二戰和兄弟對峙的國家

2019-11-08     夏夢奇遇記

【本文2490字,閱讀需18分鐘,建議收藏後詳讀。】

提起烏克蘭,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美女多、戰爭多;男人少、美食少。在網絡上搜索關於烏克蘭的內容,排名靠前的也幾乎都是美女的圖片或者視頻,接下來就是烏克蘭和俄羅斯歷史和現狀的對比分析。事實上,造成烏克蘭現狀的,它的歷史和它的處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親兄弟分道揚鑣

歷史上,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是古代東斯拉夫人——羅斯人的後裔。現代的俄羅斯、烏克蘭和白羅斯等民族,就是以基輔為基地發展起來的,它們的共同祖先就是基輔羅斯。在基輔羅斯時代,在基輔大公的帶領下,羅斯人南征北戰,使得疆土大大擴展,現在東斯拉夫人分布的範圍都是那時打下來的。

到13世紀,基輔羅斯被蒙古人的金帳汗國占領,「小羅斯」、「小俄羅斯」在韃靼蒙古入侵後開始被廣泛使用。約從 14 世紀起,烏克蘭人開始脫離古羅斯而形成為具有獨特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單一民族。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此後,俄羅斯又相繼把烏克蘭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區併入自己的版圖;直到1795年,烏克蘭其餘地區也均在沙皇俄國統治之下。

直到二戰,蘇德戰爭爆發,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基輔戰役之後,德國如願占領了烏克蘭全境,蘇聯在烏克蘭的統治遭受了嚴重失敗。後來二戰同盟國勝利以後,烏克蘭開始爭取民族獨立運動,1986年4月26日的車諾比核電站輻射外泄事件,是烏克蘭獨立開始的標誌性事件。

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結束了337年的和俄羅斯的結盟歷史,成為一個獨立國家。8月24日,烏克蘭政府改國名為烏克蘭,發表國家獨立宣言,正式宣布脫離蘇聯獨立。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在明斯克簽署《別洛韋日協定》,宣布蘇聯不再存在,成立獨立國家國協,烏克蘭的獨立最終完成了。

二戰時德軍占領烏克蘭,卻被少女夾道歡迎

1941年5月,納粹德國撕毀曾經和蘇聯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火炮及近200艘軍艦,共計550萬大軍,兵分三路大舉入侵蘇聯。

戰爭初期,德國以閃電戰占盡優勢,蘇聯面對德國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損失慘重,致使德國很快侵占了大量蘇聯領土,幾百萬蘇軍也成為了德軍的俘虜。德軍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如此大的優勢,固然和他們的閃電戰策略,以及良好的軍事素養有很大關係,但更重要的是烏克蘭人在戰爭初期對德的態度。

當德軍打到烏克蘭時,烏克蘭人幻想著,可以藉助德國的軍事力量,幫助他們實現脫離蘇聯控制,實現民族獨立的願望。所以在初期,當德軍進入烏克蘭村莊時,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甚至有人用鮮花和美食去迎接德國侵略者,後來還有很多烏克蘭人還主動加入了德軍。

其實,烏克蘭人之所以夾道歡迎德國入侵者,並不是因為德軍對他們友好,而是因為烏克蘭和俄羅斯人的矛盾由來已久。歷史上,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同根同源,同屬於斯拉夫人的東支,但後來隨著局勢的發展,烏克蘭和沙俄(蘇聯)分分合合。

1648年,為了擺脫波蘭人奴役,烏克蘭人不得不向沙俄求助,在沙俄的幫助下,烏克蘭人趕走了波蘭人和立陶宛人,以及他們的盟友韃靼人,成為沙俄治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組成部分。但烏克蘭併入沙俄後,並沒有享受到他們應有的待遇,烏克蘭人為了追求公平,擺脫沙俄,和沙俄的對頭瑞典人結盟,此舉導致雙方矛盾越來越嚴重。

直到一戰時期,俄國爆發革命,他們才擺脫了俄國人——烏克蘭西部地區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加入了蘇聯,烏克蘭東部地區則被蘇聯割讓給了波蘭人。西烏克蘭加入蘇聯後,處境並沒有多大的改善,反而遭到了蘇聯人的高壓統治。特別是30年代的大饑荒和大清洗,蘇聯的種種做法,更是讓烏克蘭人寒了心,據統計,僅在大饑荒中,烏克蘭就餓死了500萬人。

後來二戰期間,烏克蘭人對德軍的態度,與其說的歡迎解放者,不如說是對蘇聯過往統治的報復,所以蘇德戰爭中,當德國人打到烏克蘭的時候,烏克蘭人認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視德國人為解放者,用美食和鮮花去歡迎,渴望得到自由和獨立。

但隨著戰爭局勢的發展,烏克蘭人很快就發現,他們的美夢就破滅了。因為德軍開始將烏克蘭人派到工廠中工作,以便將德國工人頂替出來上前線。顯然,德國人的目的不是解放烏克蘭,而是占領烏克蘭,奴役烏克蘭人,所以他們又拿起武器反抗德國人。隨著德國戰敗,烏克蘭人不得不重回蘇聯麾下,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才獲得徹底獨立。

戰爭讓男人倒下,留下女人善後

提起烏克蘭,美女似乎成為了這個國家的標籤,有點兒像《西遊記》里的女兒國,男人的存在感很弱,並不是烏克蘭沒有男人,真實原因是蘇德戰爭期間,前蘇聯在抗擊德國希特勒納粹主義戰爭中,烏克蘭大批的男人犧牲在戰場。

據統計,戰爭期間,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死亡人數在1600-1800萬之間,其中70%是男性。根據聯合國數據調查,正常情況下,全球的男女比例大致為102(男):100(女)。而也就是說,按照正常的出生比例,男性缺口在1000萬左右,如果要維持良性平衡,起碼需要100年時間。

除了戰爭影響,烏克蘭的男人生活習慣較差,多酗酒,而酒精影響精子活力,從而導致帶有XY染色體的精子也就是男性更容易死亡,結果就是這裡的男女嬰兒比例接近100:100,在雙方比例持平的條件下,男性在成長期間更容易夭折,所以成年的男性只會更少,長此以往,烏克蘭總體男性就更少。

據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烏克蘭的總人口約為4230萬人,其中男性為1945萬人,占比46%;女性為2284萬人,占比54%;烏克蘭的男女比例為85:100。也就是說,烏克蘭的女性比男性大約多了339萬人。


最後就是眾所周知,女性平均壽命略長於男性。由此來看,俄羅斯、烏克蘭這兩個國家男少女多,比例嚴重失調就可以理解了。烏克蘭女人因斯拉夫民族的基因的影響,五官嬌美、金髮碧眼本身就很出眾;再加上氣候和水土關係,身材高挑、精緻漂亮,想不引人注意都難。

【我是夏夢,期待一起用歷史的眼光,開放的心態,發現世界之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3TQTG4BMH2_cNUgsa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