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清鄉村,即使陌生人也能知道誰家有黨員,因為每個黨員家門口都掛著「共產黨員戶」的牌子。金沙乾麵村的老黨員黃開明在「六清」整治中率先垂範,成為村裡的表率。梅城鎮梅城社區老黨員吳賢灼寧可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支持文化街建設。他們說,共產黨員就是要起帶頭作用,要有黨員的樣子。閩清縣在主題教育中開展的「共產黨員戶」掛牌亮身份活動,讓廣大共產黨員亮出身份,展示黨員風采,在群眾中產生了很好反響。
在主題教育啟動以來,閩清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省、市委要求,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著力強化組織領導、強化示範引領、強化宣傳引導,有序推進主題教育,同時在自選動作上創出特色,打造「2328載體」,讓主題教育更加入腦入心見實效。
閩清縣開展了2項特色活動,一是開展萬名黨員「談初心」活動。全縣廣大黨員圍繞「入黨初心大家談」主題,結合自身實際,講述了一個個有態度、有溫度、有力度的「初心故事」,生動展示了他們在參與建設新閩清中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精神面貌,目前已推送10期。二是開展「共產黨員戶」掛牌亮身份活動。指導全縣10776戶農村黨員家庭以「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為主題,開展掛牌亮身份活動,推動農村黨員立足崗位做貢獻,以實際行動提升服務力,使標識牌成為「榮譽牌」「責任狀」「監督台」和「正容鏡」。
閩清縣結合實際編輯整理了3本教材。編寫整理《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蒞梅調研指導工作重要講話彙編》《閩清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應知應會學習手冊》《閩清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材料彙編》,為解決思想根子問題,提供了堅實基礎。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蒞梅調研指導工作重要講話是閩清特有的資源,是閩清的精神財富。通過編輯整理學習,讓廣大幹部群眾更深刻理解弄懂新思想有很大幫助。
閩清縣建立了二項制度。一是建立縣領導當「村干」紅色領航員制度。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頭示範擔任56個行政村(社區)「村幹部」,以上率下推動全縣179名科級領導幹部掛鉤兼任行政村「村幹部」,實現292個村(社區)全覆蓋,縣領導立足掛鉤村(社區)的資源稟賦,每月深入掛鉤村(社區)工作不少於1天,發揮各自的經驗優勢、資源優勢,帶頭下沉一線與村幹部和群眾一起謀劃發展、落實工作舉措、協調解決問題,切實有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截止目前,27名縣領導為掛鉤村(社區)解決群眾集中反映的熱點62個,與村班子成員談心談話478人次,為村(社區)上黨課或作形勢報告、專題講座71場次,聽取收集村(社區)幹部和黨員群眾代表意見建議128個,已解決101個。二是建立訪民(企)制度。推動全縣黨員領導幹部帶頭轉作風,結合調查研究,深入一線,察民情、聽民聲,記好《訪民(企)簿》,建立縣、鄉鎮、村居三級民意企情協調辦理工作機制,解難題、化積案,真改實改、攻堅克難。截至目前,全縣749名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圍繞不同層面的問題確定了129個課題,先後共收集問題169個,解決問題116個,以主題教育的實際成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閩清縣還打造了8條縣內黨性教育紅色路線。依託閩清縣革命烈士陵園、金沙上演革命老區歷史陳列館、伴嶺革命老區紀念館、吳孟超先進事跡館、省璜革命鬥爭史陳列館、縣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等紅色資源優勢,打造8條不同教育主題具有閩清特色的黨性教育紅色線路,並根據實際情況為每條線路提供了學習建議,截至目前,全縣各級黨組織依託8條路線開展學習教育816場次共計11532人次,切實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閩清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邱祥偉)
編輯:黃金燕
校對: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