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說說大紅袍的「注水方式」。
其實,喝茶,是個享受的事兒。不論招待客戶,或者自己品茗,了解個基本點,還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件雅事。
一說到注水,我們就會自動腦補水流注入蓋碗的情景,這時影響茶湯香氣、滋味的因素有,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緩、注水的高低、水流的粗細。
注水的快慢
影響茶、水融合過程中水溫的高低,從而間接影響茶湯內含物的浸出速率;同時,注水的快慢會直接影響水流的急緩。
水流的急緩
影響到滋味和香氣的表現。急流:茶葉在蓋碗中快速翻動或旋動,茶和水第一時間碰撞融合,芳香物質在高溫下快速衝出,令香氣高揚,但茶湯的綿軟度則會相應下降。
緩慢的水流:茶葉慢慢地與水接觸,內含物質緩慢均勻地浸出,茶湯的細膩感上升,飽滿度加強,但是茶湯的香氣銳利度會降低。
注水的高低
水流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來做沖泡時的微調。水流的高低主要關係到兩個問題,一是水在沖泡過程中的溫度的下降,二是在沖泡過程中水流的高低起伏使茶、水的動、靜融合受到影響。
高沖低斟
高沖低斟: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蓋碗內翻滾、舒展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使茶、水快速融合,俗稱「高沖」。
待茶滋味、香氣達到要求,此時蓋碗與公道杯之間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香氣散發、溫度降低,俗稱「低泡」。
香靠沖,湯靠吊
快水猛衝,有助於茶湯香氣泡出,讓茶葉在容器中翻騰,充分和水融合,但茶湯相對細膩感會降低;如果希望讓茶湯綿柔,我們讓水流在一個點上穩定而緩慢地注入蓋碗,但這樣香氣就相對沒那麼直接。
水流的粗細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調手段。水流的粗細主要受注水過程前三個的因素影響。
注水快則水急較粗,注水慢則水流緩較細。水流是知道如何控制了,注入蓋碗的那個點,你知道該如何下手嗎?
控制注水點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1、螺旋形注水
從蓋碗的邊緣部分到茶底逐漸與水接觸,茶與水充分融合,泡出的茶細膩感會加分。
2、環圈注水
水流繞蓋碗邊緣旋轉一周,收水時正好回到注水點。這對注水速度掌握要求高。水流細就慢旋,水流粗就快旋。
這樣的水流可以使茶的邊緣部分快速與水接觸,而面上中間那部分的茶則得水位上漲後才能與水接觸。香、水錶現效果相對螺旋形注水和定點注水較協調。
3、單邊定點注水
茶葉的一邊接觸到水後立即以一定的方向在蓋碗里翻轉。茶、水融合相對較快,香氣散發也較快。
4、正中定點注水
正中定點的注水方式較少用到,通常和較細的水流和緩慢注水搭配使用,使茶葉從中部開始緩慢地與水接觸。茶和水的融合度最差,茶湯的層次感也最明顯。此種泡法最易把茶葉的缺陷呈現出來。
岩茶市場上的可以分為清香型和濃香型
清香型:顧名思義,當然要突出茶的香。要求高香就可以單邊定點、高沖、快衝;對水要求高一點可以,先環圈注水後單邊定點、高沖、快衝。
濃香型:香沉於水中,較幽長,水相對順滑、通透。這時可以考慮單邊定點、低沖、慢沖或者先環圈注水後單邊定點、低沖、慢沖。有信心者可以挑戰正中定點、快衝、高沖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哦!
一泡茶在不同人手裡會泡出不同的感覺,幾十塊的茶在懂它的茶師手裡也會俏皮地展現自己的美。
一個細小的注水動作,初習茶的學者也得模仿一下午,在之後的漫長習茶時光里也會一點一滴地加深感悟。
泡茶這般有趣,為何不靜下心來好好看看你手中的那泡茶呢?
此文章為岩茶帝網絡整理髮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私信交流!
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武夷岩茶? 不忽悠,不做作,帝哥教你選茶!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歡迎關注公眾號——岩茶帝
了解岩茶帝 點擊下方連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x99uG4BMH2_cNUgsx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