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灰意冷時,總該聽一聽王菲"

2019-07-17     薑汁滿頭linlinisdead


illustration by lieke vorst


突然想寫一寫王菲。

這麼多年,圍繞王菲私生活的那些雞零狗碎,大眾早已看厭了,我也無意再複述一回。何況,我知道的未必也比那些或愛她或恨她的觀眾們多。

想寫王菲,純粹是想寫寫她的歌。

大家或許已經忘了,王菲是個歌手。曾經是,現在也是。雖然她不唱歌已經很久了。



但王菲妙就妙在,不了解她的生活,便聽不懂她的歌;聽了她的歌,便很難不去打聽歌曲背後的分分合合。

王菲的人,王菲的歌,王菲的生活,三者不可分割,共同支撐著一個名叫「王菲」的藝術人格,鮮明又飽滿。

1994年,不了解王菲、姜昕、竇唯那場驚天動地的三角戀情,沒看過她打著呵欠在北京胡同里倒馬桶的照片,就很難理解,為什麼她可以把《我願意》唱得如此卑微、理直氣壯又盪氣迴腸。

1997年,不了解在三角戀中最終得勝,王菲懷上女兒,並和竇唯修成正果,就很難理解,為什麼晦澀難懂的《浮躁》過後,王菲卻用一整張同名專輯來描述愛情,寫了足有十首醉酒般甜膩的情歌,《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整首歌快樂得仿佛踩在雲端逍遙。

1999年,不了解高原插足,王菲捉姦在床,隨後快刀斬亂麻的離婚大戰,就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有《只愛陌生人》這樣決絕的宣言。王菲一把小嗓,竟然把《百年孤寂》唱得如此大氣磅礴。一向自矜的她,唱到「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之時,竟也聽出了幾分歇斯底里的感覺。

聽王菲的歌,就好像看完了她的一生。從涉世、初戀、結婚、分手、慢慢撫平心情,到遇見另一個春天,重新鼓足勇氣,都能在她的音樂里找到映射。

於是一切,隨著2004年的《將愛》的戛然而止。

不是不想唱了,只是沒什麼值得一唱再唱罷了。

因為之後的生活,都是前半生經歷的重演罷了。




拋棄《容易受傷的女人》這樣早期的大路情歌不算,聽王菲的歌,總是羨慕她的乾脆利落,和毅然決然。

她的單戀是毅然決然的。聽《矜持》,面對一個「從來不曾對我著迷」的人,她不遮不掩,「情意總是輕易就洋溢眼底」。

她的告白是毅然決然的,聽《為非作歹》,縱然是橫刀奪愛,面對千夫所指,她也奪得理直氣壯,絲毫不覺得有什麼需要解釋的地方,「為了得到一個人,世界完全遺棄,也不覺得罪過」。

她的沉淪是毅然決然的,聽《撲火》,人人說她是天后,人人說她該事業為重,可她樂意倒馬桶,樂意陪愛人,樂意頂著輿論未婚先孕,「可是為情奉獻,讓我覺得,自己是驕傲的,偉大的」。

她的離別是毅然決然的,聽《蝴蝶》,那麼狗血的捉姦在床,轟轟烈烈的離婚大戰,所有媒體與看客都在等她鬧笑話,落井下石之時,她卻只是淡淡地回應一句:「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

當她牽著小自己11歲的謝霆鋒,出現在王家衛《花樣年華》慶功宴的時候,表現出來的也是毅然決然。哪怕過去將近二十年,大家對姐弟戀三字也頗有微詞,但在《流年》里,王菲也只是平靜地回應:「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

王菲能,我也能一樣嗎?




我不能。

平凡如你我,很難在生活中,表現出王菲一般毅然決然的姿態。

像我們一樣的平凡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驚喜,比如愛情面前,總會有一些油然而生的自卑,心底有個配鑰匙的師傅在對著自己低喃:

您配嗎?您配幾把?

對方不給任何信號的時候,我們是絕不敢輕易踏出一步的。哪怕面前是綠燈大開,也免不了晃著腦袋瞻前顧後一番,生怕被路邊橫衝而出的自行車、電動三輪、外賣小哥撞翻,那副模樣,活像個謹遵老師和家長囑咐的小學生。

因著這份自卑,我們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對方給一丈,方才敢奉還一尺,絕不敢做任何跨界的試探。久而久之,你覺得索然無味,我覺得精疲力竭,於是這份感情,也就慢慢散去。

縱然如此,在外人面前,還是要強打精神,高呼工作大過天,打碎牙齒和血吞,死也不肯露出一丁點狼狽。

那些沮喪,那些不甘,那些愛而不得,最多也只能在深夜化作一杯加冰的威士忌,朋友圈幾句含沙射影的哲言,和幾首苦情歌的分享連結。




是了。說到懂我,有誰能比唱遍愛而不得苦情歌的鄭秀文、楊千嬅更懂我們呢?

和王菲相比,鄭秀文、楊千嬅更像是你我一樣的平凡人。

沒有美艷的外貌,沒有過人的才華,在唱歌演戲上都沒太大天賦,全憑心頭一個勇字,硬是闖出了一片天。

在生活中,她和我一樣,朝九晚五,三餐一宿,和平凡的人相遇,和平凡的人相愛,和平凡的人分手,小心翼翼地扮演著本分的角色,生怕行錯一步。

哪怕工作出錯,愛人轉身離開,第一時間也是進行自我反省:是不是我哪裡還做得不好,是不是我生得還不夠漂亮?

總是擅長苛責自我,原諒他人。哪怕內心支離破碎,驚濤駭浪,在人前總要撐著最後一口氣飾演體面。

我沒有家世,沒有才華,沒有相貌,除了那點通情和達理以外,我沒什麼好獻給你的了。

就好像從前上學時,只配被老師誇獎「老實」一樣。

楊千嬅一首《假如讓我說下去》,如今已被唱成了單戀聖歌。

「我想哭,你可不可以暫時別要睡,陪著我,讓我可以不靠安眠藥進睡」,這份乞求,這份卑微,像極了你我。

但就算這幾句簡簡單單的話,我也只能憋在心頭。假如讓我說下去,只是「假如」罷了。

我說不下去。因為你是要睡的,你是決計不肯陪我的。幾句簡短寒暄,掛下電話後,我還是只能吞下兩顆安眠藥,自己去睡了。

再乞求下去,怕是連以後的見面機會也沒了。

這點分寸,我有。




可王菲不同。

克制、矜持、把握分寸的道理,她懂,可是她不會。

愛就愛得驚天動地,分就分得乾脆利落,無需老實本分,也不理他人閒言碎語,人生在世,最要緊「肆意」二字。

不僅對愛情,對事業,王菲要緊的,也是「肆意」二字。

1991年,在香港歌壇小有成就的王菲,因為合約糾紛,加上一直不滿公司安排的玉女路線,不理雪藏的風險,一氣之下就飛去了美國,過起了gap year。

1996年,王菲已在歌壇大紅大紫,卻無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拉上竇唯和張亞東做了一張迷幻搖滾專輯,《浮躁》,評論贊毀不一,銷量大幅跳水,直到十多年後,大眾才慢慢發現了它的音樂性和前衛性。

2003年,王菲出版了跳槽後的第一張專輯,《將愛》,拿下了金曲獎,之後卻悄無聲息地再也不願出碟了。沒有公開發布,沒有告別演唱會,哪怕呼聲再隆,也不肯重出江湖。

王菲的嗓子清亮,乾淨,又有難得的金屬質感,她對此卻不屑一顧,公開表示:我覺得自己嗓子太亮了,所以特別抽煙喝酒,想變沙一點。

鄭秀文數十年如一日堅持長跑,就為了保持身材體力,能在演唱會時有好狀態。

2016年在紅磡開唱,因為喉嚨感染失聲,忍不住當場嚎啕大哭,愧疚滿滿,真當得起「天后」二字。

可王菲呢?從不把自己一把靚嗓當回事,歌迷們好容易盼來《幻樂一場》演唱會,一開唱便是接二連三的破音、跑調、氣短,二者的敬業精神真有天壤之別。

我欽佩鄭秀文這樣敬業的藝人,可對王菲,也真真無可奈何。

她太肆意了。

平凡如你我,但凡有了一點本錢,挖出了些天賦,便恨不能像命根子一樣護著,生怕讓別人奪了去——哪怕時間也不行。

到現在,我還是每天堅持健身跑步,晚餐儘量少吃,勤勤懇懇地抗衰,三天不看書,心裡便發慌,生怕自己失去了最後一點謀生的本錢。像我這樣的人,天生就與「安逸」和「肆意」二詞無關。

林憶蓮、鄭秀文、楊千嬅,出道二十多年,年紀都是4字打頭的女性了,一刻也不敢停了運動與練嗓,演唱會更是一場接一場地開不停。看著她們從出道時現場的磕磕絆絆,到如今的穩若泰山,一方面是佩服,一方面是心疼:在香港這個不進則退的小島上,想要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真的就要拼到如此地步。

相較之下,王菲真是令人氣得牙癢。

她肆意揮灑著自己得天才,上台時便閃耀眾人,下台後就自由墮落,該吃吃,該玩玩,沉迷於唱歌打牌旅遊戀愛拜佛,既不出碟,也不練嗓。金嗓子壞了便索性不唱,絲毫不覺得有什麼惋惜與浪費。

覺得不公平麼?

真不公平吶。甭說唱歌,鄭秀文一部《長恨歌》演到抑鬱兩年,也只拿下一座金像獎提名;王菲在《重慶森林》本色出演,便雙雙拿下金像金馬的提名,順便捧回一座斯德哥爾摩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難怪在接受採訪時,鄭秀文說,王菲是藝術家,我們只是藝人。

縱然是誇讚,但裡頭難免摻雜了幾絲酸意。




有人討厭王菲,是因為她太肆意了。

他們不敢相信,一個年近50的女人,可以活得像她那樣瀟洒。想愛便愛,想放則放。兩個女兒養得大氣陽光,和前任們相處如家人。縱有老態,臉上卻看不到一絲中年婦人的憔悴與焦慮。

憑什麼?女明星裡頭,王菲不是排場最大的那個,不是名頭最響的那個,不是咖位最高的那個,也不是賺錢最多的那個。范冰冰偷稅被罰,劉嘉玲晚婚無子,鄭秀文老公出偷腥,林青霞年近六十與豪門丈夫離婚……大家都受著生活的苦,憑什麼王菲看著,就像個不曾遭受生活拷打的女人呢?

生氣麼?當然生氣了。

因此網上才有那麼多的罵聲:「一女三夫」「老不檢點」云云。只要網友們願意,什麼事情他們都可以安上罪名。

但焉知這罵聲背後,他們是不是也有些妒忌呢?

他們的內心裡頭,是否也藏了點對這般「不檢點」生活的嚮往呢?

我喜歡王菲,是因為她太肆意了。

肆意地愛,肆意地恨,肆意地揮灑才華,肆意地糟蹋天賦。她不在乎罵名,這點許多人也做到了,比如專注有錢人三十年,多次插足富豪婚姻的李嘉欣,也是無懼人言,最終得償所願,嫁入豪門。

王菲的肆意在於,不僅是罵名,她也不在乎盛名,人家碰上的王冠,她可輕飄飄地摘下砸碎。不是天后便不是了,不想唱歌便不唱了,哪怕是賴以成名的歌喉,也從不費心呵護磨練——這些可都是她吃飯的傢伙。

李嘉欣再如何目中無人,她敢不在意自己那張漂亮臉蛋麼?

不可能。那是她吃飯的傢伙。

神奇之處在於,《幻樂一場》水準如此糟糕,也抵不住粉絲的熱情捧場。時至今日,愛這個人,已與她的嗓子和音樂無關。

王菲已經化作一個符號,一具圖騰。

和金錢關係不大。比王菲賺得多,比王菲嫁得好的明星比比皆是,但活到她那般肆意份上的,卻寥寥無幾。

她代表著生活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我們生而平凡,被平凡的軀殼壓得透不過氣來。但有時看看王菲,她似乎也在提醒著我,在有的時候,我們依然擁有肆意的可能。

這種肆意,可能是被老闆無故叱責時,遞上去的一紙辭呈;也可能是面對情盡意絕的愛人時,說走就走的乾脆;更可能是在經歷過人情冷暖過後,還能坦然地面對心動,依然擁有說愛就愛的勇氣。




在可預見的未來,我還將一如既往地平凡下去。我的生活不會有太多改變,我依然會面臨工作、房貸、結婚、生子、育兒的輪番考驗,我仍將瞻前顧後,步步為營。但想到生活中還有那麼一絲肆意抉擇的餘地,便不會覺得太苦,正如馬東所說,經歷過太多苦的人,一絲甜便能夠滿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eOPCmwBmyVoG_1Z4-5n.html